吴滋润、李青原(武汉大学)
《经济评论》 2025年第2期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排放的控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国际上,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多个缔约方达成了《巴黎协定》,这充分体现了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与此同时,在追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之相适应、相配合。股票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进程对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具有深远影响。然而,股票市场开放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据此,本文试图探讨,股票市场开放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金融基础,其能否通过加剧碳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流出威胁、促进绿色创新和提升能源效率,进而助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为协同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开放与低碳目标实现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股票市场开放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既有文献已经对股票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展开了一系列经验研究,普遍认为股票市场开放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关于股票市场开放是否会产生额外的非经济收益,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股票市场开放作为企业引进先进管理理念、资本和技术的重要渠道,会对企业的污染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是影响企业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因此,开放资本市场可能带来环境外部性,尤其是对碳排放的影响。
理论上,股票市场开放的减碳效果可能存在两面性。一方面,股票市场开放可能通过引入外资和外国机构投资者,促进低碳理念和绿色技术的跨国溢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能源效率,进而降低经济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资本的自由流动也可能加剧高污染行业的扩张,从而增加碳排放。因此,研究股票市场开放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据此,本文基于1990—2015年47个国家跨国行业层面的数据,利用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开放的交错事件,探讨股票市场开放与经济中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能够显著降低碳密集型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股票市场开放主要通过增加碳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流出威胁、促进绿色创新和提升能源效率两条途径促进碳密集型行业的碳减排。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环境规制较弱、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较多的国家,股票市场开放对碳减排的作用更为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中国实际,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本文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有助于降低经济中的碳排放,表明股票市场开放除了经典文献所识别的经济增长机制外,还能通过改善环境状况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这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提供了借鉴。因此,应该坚持渐进开放原则,持续稳步推进股票市场开放,积极引入绿色型机构投资者,鼓励其参与绿色治理,充分发挥股票市场开放对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开放过程中也应注重防范与股票市场开放有关的风险。股票市场开放可能引入投机者,其主要通过资金短期快进快出获得收益,这会加剧市场动荡,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还需加强境外投资者的监管,防范与化解资本市场风险。
第二,促进绿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本文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进程,加快研发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单位GDP能耗,以创新驱动经济低碳发展。
第三,积极推进环境治理,完善环境规制。一方面,可通过执行适当的环境政策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推动企业低碳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将政府环境规制与资本市场开放治理效果相结合改善环境绩效,兼顾经济发展与低碳目标,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