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城市创业活力的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3-24 14:54:51

 

方观富、冯其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朱颖(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与城市创业活跃度》,《经济评论》 2025年第1

 

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业不仅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注册经营实体数量已突破1.84亿,其中个体工商户占比高达67.4%,为社会提供了近3亿的就业机会。创业者的活跃参与,无疑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

然而,创业者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市场准入限制、融资难题等问题,如同一道道无形的门槛,阻碍了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打破市场壁垒,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激发创业者积极性。其中,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一项创新性的管理措施,正逐渐成为推动创业活跃度提升的重要工具。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原本对外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概念引入国内市场,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的投资和经营活动。禁止准入类通常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生态安全、公众健康等重大领域,并明确禁止市场主体进入。限制准入类则指那些虽然允许市场主体进入,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或经过特别审批的行业、领域或业务。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去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和隐性壁垒,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商业环境。与传统正面清单管理方式相比,负面清单制度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那么,市场准入管制的放松是否真的能够提升创业活跃度呢?其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背景下,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基于20142018年的工商企业注册数据,深入研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准入管制的放松显著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这一结论的背后,隐藏着负面清单制度的多重作用机制。首先,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使得市场主体能够更加自主地决策,从而激发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其次,负面清单制度优化了金融等要素资源的配置,使得创业者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所需的资金、技术等支持,降低了创业门槛。最后,负面清单制度还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增强了创业者的信心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创业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政府应不断完善和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破除不合理的市场进入限制和隐性壁垒。同时,将更多的决策权交还给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城市创业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第二,扩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鉴于负面清单制度在明确政府行为边界、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显著成效,建议将这一管理模式逐步推广至其他经济治理领域。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开、公平和透明的营商环境。第三,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评估。为确保负面清单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制度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设计,以最大发挥其促进创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四,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需要与其他相关政策协同推进。政府应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服务支持。第五,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政府应着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效率,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确保市场主体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顺畅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