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否提升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
发布时间:2025-01-23 10:37:00

 

梁孝成、吕康银、贾利雯(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评论》,2024年第6

 

  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会影响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入职手续繁琐、纸质合同管理困难等问题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和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劳动纠纷无法及时处理以及签订劳动合同时劳资双方地位不对等,导致企业用工需求难以满足并加剧了企业技能供需错配。因此,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是合理配置劳动要素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数字技术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深度融合,同时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开始探索使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招聘配置管理、培训开发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活动赋能,从而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全国已有50余个省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台相关文件,以全面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应用。相关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明确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企业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规定,以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订立劳动合同。第二,建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和完善相关公共服务。采取由政府搭建服务平台、企业免费使用的方式推进各地区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工作,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全流程服务,并及时为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提供指导。

  各地区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工作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了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平台和相关服务,标志着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进入数字化时代,是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劳动合同电子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关键环节,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使用20112022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各地区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工作作为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够提升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对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企业、劳动配置不足企业和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较高企业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劳动资源配置效率。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厚度可以正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政府应进一步开展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工作,大力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的使用范围。可以采取由政府搭建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企业免费使用的方式推进试点工作,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完善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的功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全流程服务和指导,提高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匹配效率。进一步明确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在劳动合同订立的各个环节为劳资双方提供帮助,明确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解决企业和劳动者使用电子劳动合同的后顾之忧。第二,积极提高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为电子劳动合同使用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为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效果提供技术支持。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升企业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进程中的系统升级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更新提供相应的指导培训,以便更好地对接政府开展的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工作,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完善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的功能,从而助力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三,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对企业的异质性影响,制定差异化的推进措施。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发要素市场活力,推动劳动要素的充分流动。完善企业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降税减负降低企业的劳动力调整成本,增强企业对劳动力调配的灵活性。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培育劳动力市场厚度提供新动力,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增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