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国地税合并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还是“制动阀”?
发布时间:2025-01-23 10:36:18

 

余丽莎、张训常(暨南大学)

《国地税合并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经济评论》 2024年第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税收征管作为连接政府和市场的重要工作,是政府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重要内容,将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决策。据此,本文试图探讨,国地税合并作为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重要改革,是否会通过优化税收环境和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以及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既有文献已经对国地税合并这一征管体制改革的微观经济效应展开了一系列经验研究,但是关于国地税合并会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鲜有文献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税收作为政府介入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手段,相关的制度设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税收征管力度,还是税收政策设计都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研究表明国地税合并作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样可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理论上,国地税合并的改革效果可能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国地税合并加强了税收征管,企业税收负担的增加,可能会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国地税合并提高了税收征管独立性,同时国地税机构合并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节约资源,从而有可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国地税合并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展开验证。

  据此,本文以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国地税合并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国地税合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小规模、改革前税负水平较高的企业样本中,该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政府干预减少和资源节约效应是国地税合并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升税务部门的服务职能。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减少政府干预和资源节约效应是国地税合并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机制路径。可见,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仅提高行政效率和减轻企业负担,而且有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不断优化和完善税收征管体制,避免因制度性政策加大企业成本负担,为企业营造更加规范、公平的营商环境,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应注重推动差异化的政策扶持,为不同类型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本文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国地税合并影响的差异较大,凸显了采取差异化政策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应加大对小规模等资源相对稀缺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更多挑战,更需要政策的扶持,以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要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更好发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的协同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下,由征管机构改革引起的税负增加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得到了有效缓解。这说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在整体规划中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随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进入进一步深化的新阶段,采取相应的减税政策以降低企业实际税负水平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