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市场稳定
发布时间:2025-01-23 10:24:33

陈嘉滢、李增福(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评论》 2024年第6

 

  目前,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和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2018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从实践来看,5G等信息领域创新成果不断增加。《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增长率达6.06%,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长15.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能够破除信息交流的空间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知识传播,不仅有助于抑制企业信息披露风险,还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探索新路径。那么,在基础设施与信息环境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探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在金融市场上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通过抑制企业信息披露风险,降低管理者隐瞒“坏消息”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及减轻企业间风险溢出效应,削弱公司出现“坏消息”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帮助消除单向披露模式下的信息壁垒,打破了投资者获取信息仅能依靠公司主动披露信息的局面,促进投资者同上市公司直接互动,有助于增加外部投资者的信息拥有量,抑制公司信息披露风险,降低管理者隐瞒“坏消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直接利用信息技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方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在削弱公司出现“坏消息”可能性的同时,也促使企业信息互联互通、弱化边界和推动信息高效率传递,缓解原有供应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壁垒,降低企业合作搜寻成本以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削弱供应链集中度,抑制企业间风险溢出效应,减少“坏消息”的传染性。那么,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如是,将通过哪些影响路径对金融市场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基于国务院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三批遴选100多个城市作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降低企业信息披露风险、经营风险及供应链集中度,抑制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宽带中国”战略在对“坏消息”反应灵敏度低、经营多元化程度低、供应链紧密程度高的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更能发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本文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抑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经验证据,不仅从金融市场稳定视角丰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为国家进一步推进“新基建”、建立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我国应重视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采取设立专项基金、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加大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进而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化,扩大“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范围,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有利影响。第二,紧密结合各区域企业的独特特征,精准施策,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优先加快偏远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金融合作与交流,以及提供税收优惠、降低金融机构设立门槛等政策支持。第三,细致分析并关注数字信息建设对不同行业及企业类型产生的具体影响,以便制定并实施更为精准有效的补贴政策,从而最大化地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市场稳定的正面效应。特别地,对于那些“坏消息”反应灵敏度低、经营多元化程度低以及供应链紧密关联度高的企业,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例如提供专项再贷款计划,缓解这些企业的融资压力;给予贷款利率优惠,降低其融资成本,确保这些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建设和技术升级中。第四,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投资者和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或投资对象时,优先考虑那些位于已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地区的企业。这一策略旨在通过利用“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先进信息基础设施和高速网络条件,有效抑制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