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瑛、张宇平(中山大学)
《经济评论》 2024年第4期
生产自动化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特征,机器人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与发展。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2023年机器人密度更是高达392台/万人,稳居全球前列。在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机器人正在生产中迅速普及,深刻影响着生产中的劳动需求,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现阶段经济发展中实现稳就业目标的重要挑战。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切实解决群众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警惕由于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劳动需求变迁,充分理解其中的影响方向与作用机理,并有所依据地做出相应的应对。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基本事实是: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技能劳动者供给大幅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内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已达1546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5088人,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则明显减少。如何保障各类技能劳动者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保障就业这一最基本民生的重要一环,亦是保障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重要手段。
由此形成了我们的研究空间。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普及与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状态出现了波动,供需双方的博弈将重塑企业技能结构。在两大背景的叠加下,我国机器人使用带来的劳动需求变化与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劳动供给变化是否相适应,形成了何种技能结构?深化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技术变迁的劳动力市场冲击、实现“人机互动”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讨机器人使用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投入相对规模,本文基于2021年广东省“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分析了机器人使用对企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生产中使用机器人会同时扩大企业内高、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数量,并在整体呈现出中等技能极化的结构特征。究其成因,机器人使用会导致劳动生产贡献下降、企业生产规模扩张及生产任务变化,而生产任务变化是导致中等技能极化现象出现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类型、规模与行业的企业在使用机器人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使用机器人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出现中等技能极化,小规模企业与广泛使用机器人的部分制造业企业出现高技能占比下降,大规模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出现低技能占比下降的现象。更进一步,中技能劳动者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与低流动性的特征可能是其被偏好的原因,来自中技能劳动者工资增长的证据支持了该推测。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就业引导,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现实中需要有方向地对劳动要素的流动加强引导,从而确保劳动供给与不同企业的劳动需求相匹配。通过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需求,以及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在机器人使用中的劳动需求差异,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适应机器人的使用,凭借就业引导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善用劳动法规,重视经营生产稳定性。依靠劳动法律体系,通过监督、强化劳动合同、劳动法规的落实,保障劳动者权益与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在缓解机器人使用所带来的就业恐慌,为企业生产创造平稳有利条件的同时,实现稳就业,在生产上充分释放机器人的潜力,并保障劳资双方充分享受机器人使用所带来的生产红利。
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要素参与度。在当前劳动生产贡献下降的背景下,一方面需加强劳动者专业对口技能的培训,打破“唯学历论”,重视在机器人时代中的“人机互动”。通过激励企业开展符合自身特点的机器人设备对口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生产地位,增加其报酬。另一方面需保持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成和谐劳资关系。在分配上可以进一步通过优化初次与二次分配方案,推动机器人技术红利的共创与共享,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