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刘渝琳(重庆大学)
《经济评论》 2024年第3期
就业结构变化一直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对中国经济转型与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现实,就业结构依赖传统生产力转型难以为继,寻求新质生产力缓释中国劳动力结构性供求矛盾的路径无疑是当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新质生产力是指以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专业化分工深化为诱因,以突破传统生产方式为引领,通过“传统-新质”产业相融合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及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的新质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情境下,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改变,就业结构必然受到影响。新质生产力能否打破传统就业结构失衡与促进就业结构转型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关于生产与就业的理论研究,主流的研究方法为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针对国家资源禀赋、产业布局调整与个人微观决策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规划求解。通过均衡状态下的内点解,对就业规模“多”与“少”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总是建立在已知的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基础之上,却难以解释在技术水平和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力如何通过分工协作的加深而得到提升。这一理论框架对“看不见的手”如何引导分工合作、推动经济增长的阐释还有所欠缺。新兴古典经济学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更多的关注“是”与“否”的决策问题,使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对每一个角点解与内点解进行边际分析与总收益总成本分析。当最优决策在最高或最低边界取值时即为角点解,反之则为内点解。对于角点解的探究,体现出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思想,将个人的微观决策、分工协同网络与经济组织结构演变结合到一起,共同解释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的驱动力。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变革跃迁时,“是”与“否”的决策问题比“多”与“少”的均衡数量问题更重要。超边际分析方法对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市场一般均衡演进的决策问题较之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与适用性。
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结构转型的内在经济学原理嵌套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中。新质生产力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促进了跨产业的融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行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促成了新业态的产生,加速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交叉融合中,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发展,分工种类跳跃式增长,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需求激增,中高端劳动岗位创造性增长。故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会替代低技能劳动岗位,同时智能化技术会扩大高技能岗位需求。低端劳动力拥有更多向上跃升的空间与渠道。新质生产力时代劳动者的干中学效率与劳动经验积累上限将高于传统生产力时代的劳动者。低端部门的劳动者通过在职学习与培训,能够更好地掌握新质生产力劳动资料,扩大自身劳动对象范围,从而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与向上跃升动力。在劳动者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实现技能适配后,新质生产力方能促进低端就业人员占比削减与就业结构优化升级。
基于上述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与经济学原理,本文聚焦专业化与分工的深化与发展,引入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差异化的固定学习成本与劳动贡献,建构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非对称分工演进模型,利用超边际分析决策方法将新质生产力内置于市场一般均衡结构变迁中,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生演化过程。基于非对称内生分工演进模型,本文论证了市场一般均衡结构变迁中新质生产力将带来人均真实收入大幅提升、中高端就业人员规模的跳跃式增长,进而引致就业结构转型,以促进中国高质量就业。本文进一步指出降低新质生产力固定学习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将有力助推市场均衡结构的演进,摆脱以传统生产力为主导的就业结构失衡,促进就业结构转型。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如下政策启示:第一,深化传统-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助推经济高水平增长。应强化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通过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企业投身技术研发和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与投资热情,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如提供创新补贴,引进创新型人才等,以鼓励企业提升自身技术设备水平并提高研发成果的商业化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交易效率、扩大市场容量、优化市场环境、改进营商环境、提升物流效率等以促进经济的高效增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第二,健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体系,助力低端劳动力向上跃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在职劳动力对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与技能水平需求强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需要实现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式质量提升型的转变,满足市场主体对更高质量人才的需要。第三,保障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就业结构平稳转型。在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下,多业融合与多领域交叉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多。在保障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提高中高端就业人员规模,削减低端就业人员占比,使就业结构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市场一般均衡结构演进中实现平稳转型,最大程度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使其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适应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更多地向中高端部门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