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党组织参与民营企业治理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5 11:21:34

 

程磊 郑前宏(武汉大学)

《经济评论》2023年第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一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发展方面,党领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进入企业决策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这种现象在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中很少出现,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准备或已经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据国泰安数据库(CSMAR)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建立党组织的比例已超过70%。因此,评估党组织参与民营企业治理的经济效果,识别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探索党组织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融合方式,是现阶段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20032021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手工收集兼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的党组成员信息,实证考察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党组织参与民营企业治理程度的提高显著提升企业资产回报率(ROA)。在采取多种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正向促进作用依然存在。机制分析发现,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通过缓解企业信贷约束、提升企业政策认知水平以及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提升民营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不仅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支持,还为非公有制企业进一步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本文系统研究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以下三个启示。首先,总体来看,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民营企业利大于弊,因此可以考虑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党组成员通过法定的程序加入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使其充分发挥缓解企业信贷约束、提升企业政策认知水平以及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其次,进入21世纪以来,民营经济虽取得长足发展,但部分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仍不够完善。本文发现,党组织的治理、咨询、协调等机制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当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还不够完善时,让党组织暂时发挥其政治参与机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可行思路。最后,随着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最终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主要职能就是开展丰富的党建活动,让民营企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应该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组织建设,让党建工作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本文以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党组织参与治理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边际贡献。第一,本文通过考察党组织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拓展了党组织与企业关系的研究。现实中,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建立任何类型的党组织,这阻碍了民营企业党建活动的推进。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企业不了解党组织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以及如何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本文利用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系统性地研究了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民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二,以往研究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文献,基本上都是使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该数据较为陈旧,最新可获得的只有2014年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当前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现状。本文使用20032021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间跨度更长,且能捕捉到民营企业党建的最新动态。此外,与构建是否建立党组织党组成员是否兼任董事、监事和高管等虚拟变量相比,本文使用兼任董事、监事或高管的党组成员人数占董事、监事和高管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的程度更加准确可靠。第三,本文从缓解企业信贷约束、提升企业政策认知水平以及保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出发,探讨党组织参与民营企业治理的机制,拓展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