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发布时间:2023-09-22 09:09:33

 

叶永卫、李鑫(上海财经大学)、陶云清(北京大学)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经济评论》2023年第4

 

期限匹配是企业投融资决策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然而,近年来投融资期限错配导致企业深陷资金困境甚至面临破产清算的现象却不断涌现。例如,作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吉恩镍业依靠滚动短期债务的方式来支撑资金回收周期较长的矿产投资,资金期限错配致使其业绩持续走低,并一度面临退市危机。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形成逻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信贷需求理论认为,相对于长期债务,短期债务的融资成本较低并且具有更好的监督治理效应。因而出于节约成本和加强公司治理的考虑,企业会更青睐于采用短期债务来支持其长期投资。另一方面,信贷供给理论认为,企业短债长用不是企业自身主动需求的结果,而是被逼无奈的抉择。具体而言,金融发展滞后或制度环境不完善致使金融机构具有提供短期信贷的偏好,长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导致企业不得不采用短期资金来满足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项目的资金需求。

遵循国外文献的研究脉络,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开始尝试为中国实体企业的短债长用行为提供解释。不同于国外文献的两种对立观点,国内学者较为一致地认为,中国实体企业的短债长用行为是被逼无奈的抉择而非主动需求的结果,即金融机构短期信贷供给偏好引致的长期资金不足是根源所在。因此,探究中国实体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的缓解机制应该从信贷供给方入手,即如何增强金融机构的长期信贷供给意愿。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金融领域展开了数字化转型变革。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中介式的运营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而且极大地缓解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此时,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会对金融机构的长期信贷供给意愿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企业的短债长用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拟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深入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减少了企业短债长用行为,即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得以缓解。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会因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模式,具体表现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短债长用的抑制作用在抵押品匮乏、外部监督较少的企业以及金融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企业长期信贷可得性,填补了投资面临的长期资金缺口,进而缓解了企业短债长用行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经营绩效并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本文结论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

本文研究的边际贡献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信贷供给方视角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矫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既有研究表明,金融机构长期信贷供给意愿不足是导致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的根本原因。本文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揭示能力,提高长期信贷供给意愿,进而缓解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第二,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认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微观企业层面产生的经济效应。尽管较多文献探讨了数字技术对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但主要集中在投资、研发创新及融资方面。不同于以往研究文献,本文基于信贷供给方视角,深入研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短债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这一工作为理解数字技术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有助于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第三,本文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那么,如何实现改革目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可行之道,这不仅可以强化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而且有助于矫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