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新基建”与城市创新——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发布时间:2022-10-10 09:43:55

 

谢文栋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评论》2022年第5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创新风险投资显著下滑,企业创新融资约束问题突出,阻碍了地区创新经济发展。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成为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政策工具和重要抓手。那么,在当前中国大力推进新基建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基建能否成为提升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新动能?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中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新基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新基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而且动态效应检验显示该提升效应具有逐年增强的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经济较发达城市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能够显著提升一般城市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城市的创新水平。在区域异质性上,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均能显著提升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创新水平,但对东部城市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城市投资集聚水平和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等途径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进一步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提升示范城市创新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相邻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发挥了以示范促协同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应充分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优势,推动互联网+”与区域创新的深度融合,打破区域创新发展的数字鸿沟约束,最大限度地为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以互联网+”为纽带,打造协同创新网络平台,推进跨区域产学研深度合作,实现创新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并建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政策与新基建结合起来,发挥不同政策的叠加效应和联动效应,形成区域创新合力。其次,强化新基建创新效应的作用路径,最大化程度发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创新红利。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为城市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通过加大示范政策的优惠力度,吸引外商投资、风险投资和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新基建带动城市创新提供要素支撑。最后,优化互联网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在一般城市、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应更加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网络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同时发挥示范城市的溢出带动效应,缩小城市间的创新差距,共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