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地方经济考核压力与企业短贷长投——渠道机制检验与异质性特征识别
发布时间:2022-08-19 16:40:15

 

谢获宝 (武汉大学) 黄大禹(清华大学) 邹梦婷(武汉理工大学),《经济评论》2022年第4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是否会影响到辖区内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融资行为?本文借助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92019年的数据集,实证检验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地方政府激励会显著影响辖区内微观主体的行为。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越会驱使企业提升自身的短贷长投水平,上述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地方经济考核压力一方面加剧企业融资约束、提高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驱动企业增加金融负债杠杆、影响财务稳定,这些都会提升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第三,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微观主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具体而言,从企业属性差异特征来看,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冲击最为明显,能够显著提升这两类企业的短贷长投水平;从地区属性差异特征来看,地方经济考核压力对东部、中部地区企业的短贷长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而展现出了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厘清了政府制度激励对中国企业金融期限错配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现有文献大多集中在市场因素影响企业短贷长投的层面上,本文将政府经济考核压力纳入企业短贷长投动因的分析框架,就二者的关系展开识别检验,并发现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越大会促进企业短贷长投的经验证据。第二,拓展了政府经济考核压力传导至微观结构主体的经济后果。地方政府经济考核压力是中国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但关于其对微观主体投融资的研究却相对匮乏。本文通过设立地方经济考核压力这一指标,从财务状况、投融资行为等视角进行渠道机制检验,拓展了现有的研究文献。第三,为政府部门经济增长制度设计提供了启示。为推动经济增长,政府通过制度激励的设计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却带来了微观结构主体的投融资扭曲问题,本文为调整政府激励结构导向提供了相应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地方政府考核体制。随着中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GDP”增长模式的弊端愈发凸显,尤其是其带来的区域间经济考核压力反而进一步恶化了辖区内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因此,亟需从顶层设计出发,破除GDP”的考核观念,将除经济增长以外的环境、民生、卫生、教育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社会发展指标纳入考量,构建更为科学和综合性的考核体系。以此为契机,引导地方政府的竞争重心从经济增长向综合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转变。尤其是要强化考核体系的稳定性,防止因考核体系的波动给辖区内企业带来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刺激其扭曲贷款期限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中国金融体系和要素市场的深化改革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做市场经济秩序的守护者,稳步释缓经济考核压力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让市场机制在企业决策框架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得资源与要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企业中自由高效运转起来。在具体施政措施上,应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流向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对企业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和提供更为全面的公共服务,优化企业营商和投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