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多轨制”养老金与家庭消费相对剥夺
发布时间:2022-08-19 16:39:56

 

李晓飞 (山东大学),《经济评论》2022年第4

 

“十四五”规划指出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严重,横向表现为制度性分割,纵向表现为低统筹层次。中国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群体分别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在筹资模式、财政补贴、计发办法和待遇调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依赖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家庭的养老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居民消费在群体、城乡和区域等维度均存在显著的不平等特征。个体的相对剥夺程度能够直接反映其与所在群体内其他个体之间的真实福利差异,因此,本文采用消费相对剥夺作为个体层面消费不平等的衡量指标。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不平等问题受到决策层和学者们的深切关注。对于退休群体,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养老金收入,“多轨制”养老金不平衡可能通过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老年群体消费相对剥夺。在此背景下,探讨“多轨制”养老金与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关系对降低中国养老金和消费的不平衡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将个体相对剥夺指数引入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面板数据,从微观视角揭示了“多轨制”养老金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加剧作用以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多轨制”养老金不平衡显著加剧了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其影响机制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降低家庭收入相对剥夺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加剧了家庭消费相对剥夺。这种影响在食品及在外用餐、生活用品及服务以及医疗保健等消费类型上更显著。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多轨制”养老金对女性户主、养老金依赖度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影响更大。第三,扩展分析结果显示,“多轨制”养老金不平衡通过预期效应加剧了未退休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通过调节效应减弱了未退休家庭的预期效应。因此,应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针对研究结论,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方面政策建议:第一,应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对居民参保的政策扶持与补贴,完善缴费标准与养老金补贴的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收入水平。与此同时,降低居民与职工间的养老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第二,应全面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可将目前针对就业人员和非就业人员的两类养老保险进一步整合成普惠制养老金制度和职业养老金制度。第三,针对本文异质性分析的结果,首先,应将医疗保险政策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降低老年家庭医疗保健消费相对剥夺程度;其次,应通过维护女性合法权益、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逐步延长女性退休时间等办法,合理提高女性职工和居民的养老金收入水平,降低“多轨制”养老金不平衡对女性户主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再次,应促进退休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发展,降低家庭养老金依赖度,增强家庭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最后,应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区域间养老金不平衡及消费不平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