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地区代际流动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来自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6-17 15:13:33

 

靳振忠(南京审计大学)、  李子联(江苏师范大学)、严斌剑(南京农业大学),《经济评论》2022年第3

 

家庭在中小学阶段展开的“教育军备竞赛”是我国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子辈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子辈人力资本的形成。但当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成为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手段时,则会使社会陷入“教育军备竞赛”的困境。这一方面会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产生抑制家庭消费等不利影响,最终危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会增加子女学业压力,既违背青少年成长规律,诱发诸多身心健康问题,同时也违背教育规律,不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从长远看有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更加深入地分析导致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强烈需求的原因,对于理解“教育军备竞赛”为何不断升级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代际流动作为重要的宏观社会因素,不仅能够反映父辈向子辈传递社会经济资源能力的纵向代际公平,而且也会影响人力资本配置的效率,是社会重要的激励机制,对微观家庭的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所以相较于微观家庭因素视角的研究,宏观的代际流动可能更有助于理解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由于校内教育支出上限相对较低,因而随着“教育军备竞赛”等级的不断提升,家庭间人力资本投资的竞争逐渐由校内转向校外,导致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成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旨在以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为切入点,探究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中小学阶段微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数据,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估算的省级代际流动指标,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地区代际流动会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不因子辈的性别、所处教育阶段、户籍、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校外教育支出类型而改变。第二,教育回报是地区代际流动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其会随着地区代际流动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既然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更多表现为人力资本投资属性,那么要正确引导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从该项投资的回报角度入手可能更为关键,如果相关政策不能对教育回报产生影响,那么将难以降低家庭对校外教育的旺盛需求。而旺盛需求的存在,使得校外教育培训产业必然会以某种或某些形式存在。本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社会平均代际流动几乎处于拐点位置,这也解释了为何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军备竞赛”如此激烈。“地区代际流动对中小学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呈倒U型”这一结论,给我们的政策启示是:通过规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来减少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反而会使得家庭通过增加自身辅导子女的时间等相对低效的方式去提高子女的教育竞争力。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代际流动,提高社会机会公平程度,才会减轻对子女的教育焦虑,才能使家庭真正愿意减少子女校外教育支出。相反,如果代际流动很低,虽然家庭会降低子女校外教育支出,但这是由社会阶层固化导致家庭对子女未来丧失希望造成的,显然这既无效率,又失公平。因此,进一步提高代际流动水平可能是我国解决“教育军备竞赛”的可选方案。故而需要进一步改革制约代际流动性提高的体制机制,如构建无歧视的户籍制度、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以积极创造代际间流动的机会。

较之于已有文献,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有以下三点:首先,基于微观数据定量分析了地区代际流动对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系统探究了地区代际流动对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异质性影响,拓展了已有的研究视角,为政策制定者针对具体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微观证据。其次,分析了地区代际流动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代际流动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宏观环境与微观家庭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微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视角,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为理解“教育军备竞赛”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