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环境污染——来自230个地级市的检验
发布时间:2022-04-18 14:06:29

 

余泳泽 段胜岚(南京财经大学),《经济评论》2022年第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过程逐渐分散并向全球范围转移,以生产碎片化和贸易整合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抓住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凭借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国际分工地位快速攀升。但中国在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同时,传统的资源和人口红利难以为继,价值链中低端嵌入模式也造成国内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不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将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的关键时期,从区域层面测算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动态影响不仅有益于分工地位的攀升,也能为绿色发展的“双赢”道路指明方向。

从理论上看,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条路径实现。一方面,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加剧环境污染。具体来说,嵌入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低端锁定效应阻碍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俘获效应和吸收门槛效应抑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高端技术缺失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进而造成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嵌入也会促进节能减排。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既能够促进嵌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价值链环节的攀升,也能产生正向的技术进步效应。具体来说,全球价值链嵌入主要通过学习效应、溢出效应和竞争倒逼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更高级的产业结构和低碳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进而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本文测度了20032013年中国230个地级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选择各地级市到海岸线最短距离与全球进出口总额的交互项以及平均海拔高度与全球进出口总额的交互项作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加深会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的排放,改善环境状况;机制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两条路径减少污染排放;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效应小于中西部地区,且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嵌入全球价值链在改善空气状况的同时却会加剧水污染;考虑时间带来的动态变化,2008年之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减排的影响更明显,而且随着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的不断攀升,其对环境状况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

中国仍然处于深度工业化发展阶段,平衡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得出如下启示:首先,中国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既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又要警惕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风险。向发达国家环保标准看齐,增强环境规制力度和环保意识。其次,鼓励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和低耗能产业发展。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采取不同的支持政策,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地位的攀升。最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贸易增值环节向“微笑曲线”左右延伸。构建与全球价值链有效衔接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同时,发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嵌入的节能减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