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女大三”可以“抱金砖”吗?——基于AIPW模型的反事实检验
发布时间:2022-01-26 12:13:34

 

雷欣  白雨东(武汉大学)、李博峰(清华大学),《经济评论》2022年第1      

 

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着“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虽然所谓的“抱金砖”效应并未得到明确的证据支持,但近年来“姐弟恋”婚配模式逐步增加却也是有目共睹的现象。收入是婚姻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婚姻匹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当前“姐弟恋”婚姻占比的提升是不是“抱金砖”效应发挥作用的结果?如果确实存在“抱金砖”效应,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婚姻双方到底是哪一方抱到了“金砖”?而且,这种效应是否会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运用增强逆概率加权估计模型(AIPW),在考虑婚姻模式内生选择的基础上,检验中国婚姻年龄匹配模式对各出生年代夫妻个体收入的影响。我们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样本按出生年代划分为“60后”“70后”和“80后”三个群体,采用AIPW模型分别测算出“女大1-2岁”“女大3-5岁”和“女大5岁以上”三种“姐弟恋”婚姻匹配模式对夫妻个体收入的平均因果效应(ATE),实证结果显示,“姐弟恋”婚姻,特别是男女性年龄差较大的婚配模式,对男性收入存在显著的“抱金砖”效应,但对女性收入具有显著的“惩罚”效应;上述效应在“80后”年轻人群体中尤为明显,随样本个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而且,妻子年龄比丈夫越大的婚配模式对男性带来的“抱金砖”效应以及对女性带来的“收入惩罚”效应越明显。

本文梳理了“姐弟恋”婚姻对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收入分别带来“抱金砖”效应和“惩罚”效应的内在机制。具体而言,产生女性收入“惩罚效应”的原因有:(1)与“男大女小”的常规婚配相比,“姐弟恋”婚配中女性付出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因为照顾家庭或养育子女而转换职业、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的可能性更高;(2)“姐弟恋”婚配中女性还要承受一系列与婚姻和年龄有关的心理压力,比如社会和家庭对婚姻的认可、对婚姻稳定性的担忧、家庭内部更大的生育矛盾等;(3)长期承担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以及面临由年龄带来的生理和健康问题,造成女性身体健康状况相对更差;(4)“姐弟恋”中的女性因为社交应酬的减少,可能会降低由此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从而对其收入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产生男性收入“抱金砖”效应的原因有:(1)由于年长妻子对丈夫的照料更为细致,使得丈夫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发展中去,获得更高的职业回报;(2)年长的妻子为丈夫提供细致的照顾以及更多的情感慰藉,能帮助男性减轻压力,提高男性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由此提升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年长妻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丈夫的悉心照料,以及协助和监督丈夫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鼓励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由此提升丈夫的健康水平;(4)“姐弟恋”婚姻中丈夫的家庭责任因为妻子更多的付出而被弱化,家庭责任的减少会促使男性更多关注于事业发展和社会地位提升,有机会通过增加社交应酬维系人际交往关系,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总之,与传统的“男大女小”婚配相比,“姐弟恋”婚配模式中女性对家庭责任更多的担当和付出,主要通过家务和工作时间的分配、心理压力与幸福感、生理因素与健康水平、人际交往与社交频率四个渠道对男性收入产生有利影响,对女性收入带来不利冲击。本文的机制检验表明,影响“60后”群体的主要机制是心理幸福和生理健康,影响“70后”群体的主要机制是工作时间和社交频率,影响“80后”群体的主要机制是工作时间和生理健康。

本文的政策建议是,针对“姐弟恋”婚姻模式下女性承担更重的家庭照护责任对其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和长期护理业,通过市场化的家庭服务减轻女性的家庭照护负担,同时可以考虑对于家庭负担较重的女性提供职业发展补助,拓宽其职业晋升通道,由此提升“姐弟恋”婚姻家庭的幸福感和和谐度,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