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雷 吴一凡(湖南大学)、熊熊(天津大学)、于寄语(湖北经济学院),《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
随着加密货币以及区块链的迅猛发展,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如火如荼。数据显示,至2021年5月底,全球加密货币达9 996种,总市值约16 564亿美元。作为数字货币的典型代表,比特币的市场交易份额占据了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半数以上。特别是在近年来全球货币大放水背景下,比特币由于具有部分货币职能及稀缺性的特点,成为了投资者热烈追捧的避险资产。
比特币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反复的暴涨暴跌,但市场认可度和交易热情却在不断提升。截止至2021年5月,比特币的价格已从最初不足1美分上涨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35 750美元。这不由让人深思其价格暴涨背后的推力来自于何处?是否在部分时段表现出了典型的泡沫性特征?又如何理解比特币泡沫的演化机制并进行有效的市场风险防范?结合倒向Sup ADF(BSADF)和一般化的Sup ADF(GSADF)泡沫检验方法、泡沫演化机制分析和事件研究法,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为防范数字货币市场风险,规范数字货币的市场秩序,进而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实证启示。
本文认为,比特币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部分货币职能的特殊商品,并表现出明显的投资属性。通过定量检验,本文识别出比特币价格序列在2013年12月至2021年5月间存在的9个泡沫时段。在检验出的泡沫时段上,比特币价格表现出爆炸性的上涨特征,体现出了短期内市场投机、炒作情绪的极度热化。本文结合比特币的特殊属性,多角度地分析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不仅考虑了比特币市场内部,还考虑了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从直接层面和间接层面充分归纳出6种可能的泡沫演化机制。比特币泡沫形成的直接机制主要来自比特币的“稀缺性”特征、相关国家承认比特币的交易价值、市场认可并强化比特币的金融资产属性三个渠道;间接机制则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市场低迷、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下流入比特币市场的资金增加。当然,在现实情况中,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体现出比特币价格泡沫形成的复杂性。
此外,本文还定量分析了比特币在外部事件刺激下的异常收益率,在检验上述演化机制的同时,直观地反映了事件冲击对比特币价格波动和泡沫形成的影响,强调监管政策在规范比特币市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公众对比特币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各国监管政策的逐渐完善,投资者对比特币价格的异常波动更加敏感。针对近期比特币的泡沫,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会严厉打击市场炒作行为,降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