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工业企业自生能力与存活时间: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22 08:22:06

 

吴清扬(清华大学)、姜磊(南开大学),《经济评论》2021年第4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认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伴随市场的优胜劣汰所带来的毁灭式创新,另一方面是新企业的持续成长,这在众多的跨国经验中得到印证。

然而,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如今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难题,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倒闭状况备受关注,生存难、存活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根据我们的测算,在19982013年间,我国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约为4年,中位数为3年,与样本近15年的考察期相比,半数企业的存活时间不到5年,这与中国经济体量排名相对接近的日本(52年)、美国(23年)相比,差距可见一斑。

现有研究的着眼点可归纳为内环境外环境,前者强调个体的异质特点,如企业规模、企业年龄等,后者较为关注企业所处地区以及进入行业区段的情况,如行业景气程度、贸易开放度等。但已有研究的特点,总归是用现象解释现象,并未触及影响企业存活的深层次原因。企业退出前夕的一系列绩效指标为何反常?所处环境相仿的企业存活时间又为何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尝试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企业的存活问题。首先,面临生存风险的企业往往是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作为追逐利润的市场主体,之所以寻求停止生产,正是因为无法取得预期的正常利润,而这又是因为企业进入的产业区段或进行的要素配置不符合由地区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由此即便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正常管理的企业也无法维持生存。其次,市场中往往存在大量因违背自身比较优势而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因违背由经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难以维持最低的经济成本,因而不具备良好的经济绩效,最终影响到存活时间。由此我们推测,不具备自生能力是我国企业目前面临严峻生存难题的根本原因,并进而提出假说:缺乏自生能力企业的生存时间往往较短。

我们构建了一个将企业技术选择纳入目标函数的随机规划模型,用以研究企业自生能力与企业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企业自生能力理论可以解释企业存活的差异。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存活时间更短,该结论通过了离散时间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分地区、所有制、出口和补贴情况的异质性分析以及基于最短受威胁距离作为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最后在匹配样本的基础上,采用cloglog 生存模型进行估计,考察不同程度的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特别是僵尸企业的生存差异,同样验证了不当的技术选择是企业存活时间较短的原因。

这一研究对如何解决我国企业生存难、存活短问题具有启示意义: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政府需要在综合评估企业盈利情况、项目风险整体状况之上,通过设立中小企业生存基金”“中小企业发展银行等,借助公开和透明的评审机制,向真正需要补助的中小企业输血。除此之外,政府还要通过因势利导的产业政策,帮助新进入的企业准确定位合理区段,要处理好僵尸企业处置之后的资金流向问题,优化资产处置盘活机制,鼓励一些地方探索破产经费多渠道筹集。关于僵尸企业处置之后的人员安置问题,要及时做好内部转岗、劳务输出和自主创业,维护好原公司职工利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