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基层行政审计与地方政府信任——基于CGSS与县区匹配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9 09:56:58

 

王守坤(江西财经大学)、王宇锋(温州商学院)、张利国(江西财经大学)、陶长琪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评论》2020年第5

 

行政审计机关是国家监察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旨在进行经济监督的制度性设计,其在监督公权力以及维护财政资金有效使用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审计监督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财政资金和政府机构,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相关经济活动,可以发现其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资产侵占和低效浪费等行为,甚至还可以揭露出一些腐败大案的线索。除了在反腐败领域中的积极作用之外,审计机关的职能发挥是否会影响居民对政府的态度,现有文献则较少涉及。由于大部分民众并没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亲身经历,其自身对于政府职能发挥以及相关信息的认知方式,在微观个体层面上就比较复杂。我们认为,普通居民对于审计机关所披露的资金违规违纪信息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判断,即其可能会由于更多地知晓地方政府机关的资金违规行为而产生消极情绪,也有可能会由于了解审计机关的有效作为而更加信任政府机构。那么,在社会平均意义上,审计机关的工作业绩对于居民所持有政府信任程度的影响,就是我们研究的主题。

通过将2010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与该调查所抽样的县区数据相匹配,我们证实了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工作业绩的审计违规违纪金额与居民政府信任程度之间存在稳健的正向因果关系,具体表现在:审计违规违纪金额越高,则平均而言辖区居民的政府信任程度就越高,辖区居民就更加信任本地政府机构,更倾向于服从政府,更认同向政府机构所提的建议能够被采纳,当个人利益被侵占时更愿意积极表达诉求,更加同意政府官员的工作是为老百姓服务,更加认同政府官员会重视群众意见,同时,也会更加认为自己对于政府部门的建议能够向相关负责人有效传递。上述结论意味着,基层审计机关的职能发挥不仅没有在普通居民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会增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基层审计机关作为常态化的行政内部监督系统,对于经济发展质量与社会运行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显然,这种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强居民对于地方政府行政治理的认可和支持。该研究结论也可以为我国基层政府治理工作中如何提高公信力并进而避免塔西佗陷阱提供借鉴。

据此,可以拓展以下工作:第一,尝试适当强化我国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约束力。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正在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现有的审计机关体系仅具备有限的行政强制权,且主要集中于财政违规资金限期缴纳或退还方面。尤其是在事后给予违规部门或违规官员进行行政处分层面,基层审计机关仅具有建议权。显然,上述现状也正是强化我国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约束力的必要性所在。第二,继续加强财政资金违规违纪信息披露工作。通过互联网、电视新闻、报纸等各类有效渠道,将审计机关自身职能发挥的信息更快、更多地传播给普通居民,拉近政府与公众的信息距离与心理距离,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可能产生的审计职能低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