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科学评估中央环保督察的环境、经济和健康效应
发布时间:2020-01-30 17:16:11

 涂正革(华中师范大学)、邓辉(清华大学)、谌仁俊(华中师范大学)、甘天琦(中南民族大学)

《中央环保督察的环境经济效益:来自河北省试点的证据》,《经济评论》2020年第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不断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空气污染更是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国务院和生态环境部实施了包括中央环保督察在内的一系列环境治理和保护政策。2016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省展开环保督察,此次行动被称为试点督察,标志着为期两年的首轮中央环保督察拉开序幕,20197月启动的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目前仍在持续。中央环保督察通过动员媒体和公众收集举报污染信息,对地方政府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进行督察,对各地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进行整治和管理,形成了新时期环境多方共治的有利态势。我们以河北为例,科学评估中央环保督察政策的环境改善效应、企业经济成本以及居民健康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表明,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利国利民。在中央对河北省进行试点督察之后,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并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各类资源投入。督察报告显示,督察期间河北省共关停取缔环境违法企业200家、立案处罚125起、拘留123人、行政约谈65人、纪律处分95人、通报批评60人、责任追究366人。我们认为如此严厉的中央环保督察势必会缓解河北省严重的空气污染,河北居民的环境健康福利也将因此得到改善,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负担。研究结果发现,试点督察显著改善了河北省的空气质量,如果将这种改善效果折算成经济收益,那么可为河北民众带来至少95.4亿元的环境健康收益。同时,试点督察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河北省重污染产业的发展,产生的经济损失约为289.84亿元。初步来看,环保督察带来的短期经济成本大于健康收益,但整体空气质量改善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是持续性的收益,而短期的经济成本也有可能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进而变成河北经济增长的长期优势。

继续深化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真正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环境治理离不开严格的环境管制,中央环保督察将环境治理的压力,层层传导至各级地方政府,对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我们认为,全国各省应该坚持发挥中央环保督察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作用,继续将督察中的约谈、问责、罚款等手段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公众和媒体参与,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建立起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和环保督察体系,在后续的环保督察中既要避免一刀切短期化等不良现象,又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督察态度,杜绝违法排污企业偷排偷放假整改等行为,切实保证治理效果,从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长远发展,形成中国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