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成(天津社会科学院)、张诚(南开大学)
《国家形象对中国OFDI的影响》,《经济评论》2019年第4期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是国际认同感和信赖感的体现。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教授指出,国家形象强调了与他国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认同关系。从国家“软实力”出发,积极的国家形象表现为更高质量的营商信用、高水平的营商环境,以及更强的国家影响力,因而更容易吸引和取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对经济全球化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从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发现,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国家形象更加富于活力和包容,与此同时,持续优化的国家形象更是提升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规模和增速扩张。2009-2015年,中国OFDI年均增长超过8%,而同期世界层面数据约为4%,彰显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坚实步伐。由此,对国家形象水平与中国OFDI关系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将中国国家形象、相对国家形象和相关调节变量纳入理论分析模型,我们实证研究了上述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是中国国家形象水平的提升显著推动了中国企业OFDI;第二是单独的国家形象之外,国家之间形象认知水平共识程度也会显著提升中国OFDI规模;第三是发展主义倾向和经济受惠度对国家形象的OFDI溢出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就是东道国对经济发展物质积累的重视程度强化了中国国家形象水平对OFDI的正向推动效应,同理,当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惠及更多的东道国民众时,也会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水平,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OFDI。最后,我们使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证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性。
从实证研究结论出发,就优化中国国家形象水平、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新局面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是要以正面、积极、富有吸引力的国家形象赢取东道国企业和民众的信任,降低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营商的不熟悉成本。在优化国家形象的实践中,不仅要借鉴国际社会已有经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水平,而且要重视国家之间交流、互动,提高中国对其他国家形象认知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第二是坚持中国OFDI的多元化、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实现东道国民生水平提升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双赢”。以中国OFDI实践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是推行可持续外向发展战略的要求,而且彰显了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勇气,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三是要将促进国内经济建设、改善民生水平作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落脚点。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以国家形象“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的协同发展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