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老龄化背景下生育政策预期的宏观经济效应
发布时间:2019-07-19 10:33:20

 汪奕鹏 刘洋 陈广汉(中山大学)

《老龄化背景下生育政策预期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长期消息冲击的DSGE分析》,《经济评论》2019年第4

 

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及生育意愿的下降,预计未来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会不断下降,进而对劳动力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此现实背景下,社会公众已逐渐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普遍形成国家未来将会推行增强生育意愿或进一步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以提高人口出生率的预期。

实际冲击与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有根本区别。前者指在冲击在当期发生,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后者则假定公众在实际冲击发生之前便已获得未来经济将会遭受某种冲击的信息,通过释放关于未来经济环境变化的信息来影响宏观经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公众获得未来生育政策的利好消息并形成乐观预期时,便会改变消费、投资等多个方面的决策以应对未来政策实施带来的经济效应。因此,在评估中国的人口政策时,需重视政策预期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及作用机理。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关于人口政策经济效应的研究多忽视了政策预期作用,且模型往往忽视对人口老龄化环境的刻画,对人口老龄化加深背景下人口变动预期对经济周期的作用机制这一重要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

鉴于以上不足,我们构建一个同时将人口老龄化特征和生育政策预期冲击内生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称DSGE),并参照艾维吉耶夫(Avdjiev2016)的思路将生育政策预期设定为长期消息冲击的形式,随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两种不同的人口老龄化刻画下生育政策预期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据此探讨政府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进行生育政策管理以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研究显示,(1)在生育政策预期冲击的作用下,消费水平在短期内快速下降,随后在长期内逐渐上升回归至稳态水平,投资水平结果刚好相反。这表明生育政策调整短期内对消费呈负向影响,但其长期影响为正。这主要是因为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们在较长时期内计划其消费水平,在生育政策预期冲击的初期,人们预期到未来生育政策的变动会使得未来抚养负担加重,导致年轻人不得不降低消费和增加储蓄,以应对未来消费水平上升。(2)预期冲击有利于减弱生育政策初期对经济的负向冲击作用。若未在公众预期下贸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将使得生育意愿快速释放,进而使消费快速增加,投资水平大幅降低,最终对总产出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增加经济急刹车的可能性。相反,若使公众提前对政策形成合理预期,科学合理安排生育政策调整,使人们能有充分的时间对消费等有所计划,则将大大减弱对总产出的不利影响。(3)老龄化越严重,预期到的生育政策冲击对经济的负向作用更明显,持续时间长且影响程度深。这与人口老龄化加深使年轻人赡养负担加重密切相关。若当前实行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不仅将使年轻人的抚养负担加重,还将使其赡养负担加重,进一步降低储蓄率,对未来经济的调整作用也将弱化。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生育政策调整前政府应重视向公众宣传积极的生育政策,使公众对其有足够的预期。其次,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一项长期工程,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是长期性的,必须采取渐进式的生育政策放松方式,逐渐使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从而在长期内发挥其正向宏观经济效应。第三,鉴于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严重高于城镇,生育政策的调整可先在城市进行试点,以寻求更好的经济调整效果。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生育政策预期能否取得理论上的效果,还取决于国家对生育配套福利措施和公共措施的完善。除了调整生育政策,应适时地采取税收减免、分娩补助等激励措施,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解决生育相关的政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