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能改善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吗?
发布时间:2019-05-15 10:08:00

 张彤进(天津商业大学)、万广华(复旦大学),《经济评论》2019年第3

 

个体教育与收入水平和职业地位高度相关,是改善社会流动性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然而,伴随着收入不均等的扩大,以及家庭环境对子女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如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偏低,寒门子弟入学机会少、入学难等。这不禁让我们担忧,如果子代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寒门再难出贵子,贫困很可能被一代代延续下去。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子女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的代际流动,进而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跨越?

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国内学者杜晓山(2008)、焦瑾璞(2010)也提出我国应构建包容性的金融体系。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发展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普惠金融在改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代际流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大部分现有研究仍是从宏观层面探讨普惠金融,比如一个地区有多少银行网点、多少POS机,基于微观主体金融获得的研究还较为缺乏,而家户部门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应该是衡量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试图从普惠金融的微观层面,即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程度考察其在教育代际流动性中的作用。

梳理现有文献,信贷约束会显著影响子女受教育程度,并且是子女教育回报率低的重要原因(Piketty2000Carneiro and Heckman2002Yang and Qiu2016)。可见,金融支持在教育获得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文献多集中在信贷约束对子女教育的影响研究,只有少数文献进一步考察了金融约束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李力行、周广肃,2014),但是并未对金融市场作用进行更全面的探讨。因为,广义上讲,信贷只是金融服务的一部分,金融市场还能够为人们提供包括存款、股票等有价证券投资服务,而家庭是否获得这些金融服务均会影响教育投资决策,进而对教育的代际流动产生影响。基于此,我们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除了考虑信贷这一金融负债,还考虑存款、股票、外汇、黄金等金融资产,全面考察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与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关系,以了解家庭是否可以通过接触更多的金融服务提升教育的代际流动,从而改变后代命运。

我们通过构建两期的代际交叠模型,理论分析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发现,我国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代际传递现象,但是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能够显著降低教育代际传递,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此外,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个维度,考察其对代际流动性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家庭持有金融负债比持有金融资产更有利于教育的代际流动。之后,通过将样本按照区域以及城乡分组,重新选择教育的代理变量,限定子代年龄范围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稳健。同时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更有助于降低教育代际传递效应,增强教育代际流动性。与农村地区相比,城镇地区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能够显著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这对于教育代际传递更严重的城镇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而农村地区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极不发达有关。

上述研究有以下几点政策启示:第一,应进一步推动金融向纵深发展,建议可以借助互联网等科学技术,与传统金融业有机结合,通过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第二,向家庭普及金融知识、提升个体金融素养,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地区;第三,政府等部门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包括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大学入学率的提升以及对现有非技能劳动力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