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荟萃回归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08 17:08:01

 谢谦(中国社会科学院)、罗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评论》2019年第2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它将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转嫁给了保险公司,有效稳定了农民收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相对高发,发展农业保险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保障国家安全。

国外相关农业保险需求的研究表明,和农业相关的一切保险,基本都是通过政府来直接或者间接经营的,由私人承担农业保险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农民对保险产品的选择受到风险水平、保险成本和保费补贴的显著影响。此外,农户的各个人特征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务农经验、教育水平等,甚至还包括婚姻状况。这表明,农业保险在本质上属于政策性保险,且农户对其需求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008年起,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就仅次于美国,我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2007-2014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564.14亿元,占到农业保险风险赔款支出 854.04亿元的66.06%。如果说财政补贴及政策支持是在供给端起着推动作用,那么要推动我国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则应当从需求端发力,通过农业保险产品和政策的差异化设计,进一步提高农户的主动参保意愿,从这一点来说,研究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荟萃分析是一种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收集、合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将以往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地综合反映出来,研究者并不进行原始的研究,而是将已有研究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学者们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是,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农户的需求意愿相关数据,然后采用logistic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识别出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了保证可比性,我们仅针对使用该研究方法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

虽然现有关于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所采用的方法相同,但具体的研究细节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是自变量的选择差异较大。从自变量个数上看,有的研究包含的影响因素多达15个,而有的研究则只覆盖了5个影响因素。在自变量的选择上,大部分文献都包含了收入水平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等保险需求主体的基本影响因素,但部分文献中还包含了主观认知判断类型的影响因素,例如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重视程度风险态度等,还有一部分文献则涵盖了大量环境影响因素,如周边人群是否购买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灾害情况等。总体看来,现有文献中自变量的选择较为随意,不同文献之间自变量选择差异太大,体现了现有研究在模型设计上的严重不足。其次,这类实证研究在样本量、研究地点、研究年份等特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差异都已被量化在了数据集合里。以上分析表明,现有文献在研究的问题及方法体系相同的情况下,在众多关键研究特征上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一些自然的问题就包括: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不同文献在结论上是否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多大程度上能被研究特征所解释?

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在实证研究中不同的研究结果受具体研究特征的影响。其中,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显著性自变量个数研究年份是否考虑政府补贴的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正向显著性样本数量自变量个数是否考虑政府补贴的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负向显著性是否考虑政府补贴的影响。这表明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注重这些研究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做好抽样设计,尽量在调查问卷环节从样本容量、样本分布等方面控制这些特征的影响,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研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