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中国OFDI影响了IFDI的“质”还是“量”?——基于产业结构升级溢出机制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11-14 09:10:55

 聂飞(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评论》2018年第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点实施了以引进来走出去为核心的开放战略。其中,引进来战略重点在于吸引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本和技术支持。受到人口红利的影响,我国主要承接了来自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这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奇迹奠定了重要基础。虽然四十年来我国在吸引外资规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也造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锁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提升外资质量是目前我国比较关注的问题。此外,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前期外汇储备盈余优势,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重点推动我国本土企业去境外投资以寻求国际市场和先进技术。在短短的十余年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截至目前,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将走出去战略视为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有效手段,致力于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行业领域和规模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张,尤其是绿地投资和股权注入式的跨国并购案例层出不穷,彰显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映射着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效果。可见,由于产业结构既决定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比较优势,也受到了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故在双向直接投资互动过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这也是我们从产业结构层面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所在。

为了验证双向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关联性,我们选用的样本是2003-2015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体制下,各个省份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个体,遍布于国内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产业分工使得省级层面的产业联系特征愈发突出。产业联系往往决定了省份之间的临近关系,产业联系越紧密,省份之间的产业结构联动性越强,即其他临近省份产业结构调整会引发本省份市场、技术条件变化。基于此,笔者考虑了产业联系形成的空间相关性,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省份间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其次,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过程对省份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在省级层面产业联系的纽带作用下,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溢出机制将有效促进外资质量提升。最后,由于东部地区省份之间存在更加频繁的产业资本转移和技术转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溢出机制能够带来区域内省份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这一研究结论可带来如下启示:其一,我国应更加重视技术获取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应顺势构建吸引高质量外资企业投资的集聚经济优势。政策重点是地区既要鼓励有条件的高技术产业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和海外研发合作,扩大外部技术来源渠道,也要加快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园区以促成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优势和技术溢出优势,使之成为吸引高附加值外资企业进驻的重要载体。其二,为了保证产业升级溢出渠道的畅通,各地区应着力破除不利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壁垒与市场分割,扩大产业升级对高附加值外资企业投资的辐射范围。其三,鉴于我国不同区位的省份开放程度或产业发展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处理双向直接投资关系。东部地区省份应充分利用自身海外投资规模较大的开放经济优势获取更多前沿技术来推动产业升级和达到更多地吸引高质量外资企业的目的;然而,中西部地区省份短期内应注重培育产业比较优势和积蓄资本,适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以促进产业升级,为吸引高质量外资企业进驻准备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