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要素市场扭曲、人才配置与创新强度
发布时间:2018-09-14 10:15:46

  

葛立宇(上海财经大学),《经济评论》2018年第5

 

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为了提高创新强度,各省份政策制定者正密集出台一系列公共政策刺激企业加大对创新的投入。事实上,市场机制才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如果忽略了市场机制对中国创新活动的基础性激励作用,过度依靠补贴、减税等方式来提升中国创新强度,可能只会起到事倍而功半的效果。我国目前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在于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产品市场化改革,主要表现为各级地方政府过于依靠行政权力配置要素资源,从而产生了要素市场扭曲现象。笔者利用2009-2014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研究主题聚焦于社会人才配置是否构成了要素市场扭曲和地区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上,为此,首先提出两个假说:

假说1:中国各省份要素市场扭曲会对地区创新强度造成显著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地区创新强度越弱。

假说2:中国各地区的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社会人才配置的渠道,对地区创新活动造成显著的抑制作用。要素市场扭曲越深,社会人才配置于非生产性部门越多,地区创新强度越弱。

综合计量方程的检验效应,结果都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无论对地区R&D投入强度还是地区发明申请强度都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才配置于非生产性部门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计量检验为两个假说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考虑到前文所设计的代理变量和工具变量都属于宏观变量数据,因此,笔者采取增加微观中介变量数据和替换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两种方式对假说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增强结论的可靠性。

其一,增加中介变量。新增企业家寻租变量作为中介变量2加入计量方程中,形成链式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导致了人才错配,而社会人才错配导致的企业家更倾向于寻租而不是创新。

其二,替换检验方法。上文提出的链式因果关系,也可以通过多步中介关系检验的方式来判断特定中介路,根据上文方程构建的链式因果关系,构建两条中介路径:第一条(Path1):要素市场扭曲 人才配置 地区创新强度;第二条(Path2):要素市场扭曲 人才配置 活动配置 地区创新强度。通过在SPSS运行Hayes设计的PROCESS插件后,数据表明所关注的两条中介路径都是显著的。

在中国特定的所有制约束、政府对要素资源垄断供应、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的背景下,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下,出现了单纯依靠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竞争性人才引进等政策来提高本地区创新强度的现象,然而,各地区创新强度却并不如人意。这就自然会让人产生疑问,会不会是中国特殊的要素市场扭曲制度导致创新活动受到了抑制?而且,在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要素市场扭曲是否真实改变了社会人才在生产性部门和非生产性部门之间的配置,从而导致了地区创新强度不足?为了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本文利用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多种要素扭曲程度和创新强度的衡量指标,通过中介效应的经验模型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 社会人才错配 地区创新活动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为要素市场扭曲抑制创新强度假说提供新的解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