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探寻房地产调控的最优金融杠杆方式
发布时间:2018-05-28 08:26:46

 张婧屹(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强(中国人民银行)

《房地产调控、金融杠杆与社会福利》,《经济评论》2018年第3

 

金融杠杆的广泛使用是房地产业的基本特征,从供给到需求都依赖杠杆而生。购房者通过按揭贷款把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居民福利得到改善;房地产商借助土地抵押的开发贷款盘活存量资金、提高其自身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加快城市建设、增加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金融杠杆无疑促进了中国房地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

然而,金融杠杆的应用也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问题更为棘手。随着居民通过按揭贷款加杠杆购房,房地产商通过开发贷款加杠杆竞拍高价地,较高杠杆势必会对地价乃至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高房价将使得居民的刚性住房需求无法得以解决,反而助长了投资性购房,对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均产生负面影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那么,房地产调控政策何去何从?金融杠杆政策应扮演何种角色?如何推出有针对性的杠杆调控政策从而保障社会福利最大化?

回答上述问题,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社会福利改善乃至经济稳定无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带有房地产市场的多部门DSGE模型,在需求端和供给侧分别引入受信贷约束的购房者和房地产开发商,分析和比较了房地产调控中两类金融杠杆(按揭贷款抵押杠杆和开发贷款抵押杠杆)的最优政策规则,以及最优政策下的宏观经济稳定效果和社会福利效应,从而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杠杆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议。

研究表明,根据经济外部冲击的不同以及政府调控时对效率和稳定的取舍,最优金融杠杆政策的选择也相应有所差异,需要对症下药,区别对待。从短期来看,针对需求端冲击,政府应优先调整按揭贷款杠杆政策,合理引导购房者的市场预期;针对供给侧冲击,政府应优先加强开发贷款杠杆监管,切断房地产商的非理性融资。

从长期来看,侧重需求端做文章的按揭贷款杠杆政策,将使政府面临稳定房价和解决住房需求的两难抉择问题。具体而言,在我国一二线热点城市,流动人口较多,城镇化速度较快,所带来的需求冲击推动房价上涨,政府为稳定房价下调按揭贷款抵押率,将使受流动性约束居民的信贷约束收紧,居民购房需求无法得以满足,进而带来福利损失。

相比之下,侧重供给侧做文章的开发贷款杠杆政策,通过做减法与房价变动反周期调节,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居民住房福利需求,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调控目标。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杠杆调控应侧重供给侧的开发贷款杠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