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24 14:42:48

曾繁清  叶德珠 (暨南大学),《经济评论》2017年第3

 

我国的金融体系长期是银行体系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大银行和小银行的差异也非常悬殊,金融垄断程度远远高于绝大多数国家。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诞生时点较晚,发展时间较短,表现得极不成熟,经常乱象丛生,内幕交易严重,暴涨暴跌现象普遍,与实体经济并不合拍。但是这期间中国经济却有着年平均超过9%的强劲的持续增长,冠绝全球,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之间差异鲜明的表现逐渐形成了中国经济高增长融资之谜(李稻葵等,2013)。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长期高速增长也代表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方向,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如何解释中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如何判别一国金融体系是否合适、是否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不少研究从我国的非金融中介融资或民间融资角度开展了探索,有结果表明:国内非中介融资,而不是传统的银行等金融中介融资,才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融资渠道是来自民间(李稻葵等,2013)。也有研究表明:是影子金融部门、内部融资等替代性融资渠道,与以信任、声誉和关系等为基础的替代性治理机制,以及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竞争等,支持非国有经济部门的增长,从而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艾伦等,2005)。但是也有不少研究表明,我国的正规金融体系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对经济发展还是有重要作用的。林毅夫等(2009)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指出,没有普适性的最优金融体系,当金融体系与自身服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便是最优的。我国的金融体系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服务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未必就不合适。基于此,很有必要从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来窥探我国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995-2014年间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耦合度代表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的紧密程度,它的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阶段,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有很强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也说明我国的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通过与产业结构变迁互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综合耦合度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表明:我国“金融-产业”系统的协调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初期受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随着金融与产业的发展,协调度受二者耦合关系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更注重提高金融与产业的耦合度即增强互动关系。进一步去明确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互动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发现:金融资产规模、银行与金融市场比例、第二三产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是关键的几个因素。从主要的影响因素着眼,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