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金融错配、政府补贴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发布时间:2017-03-17 08:33:41

冀相豹(清华大学)、王大莉(山东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济评论》2017年第2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以及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外直接投资(OFDI)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有研究文献虽然对我国OFDI的发展模式和特点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大都基于国家、行业等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忽略了国内进行OFDI的企业涉及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和不同发展模式以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现实微观特征。同时,对于金融错配、政府补贴等金融因素对OFDI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和作用也缺乏相对深入的研究。那么,金融错配、政府补贴究竟会对我国OFDI产生怎样的综合性影响作用?内在影响机制是什么?具体影响作用是否会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些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传统异质性贸易理论的不足或缺点,我们构建出适宜分析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OFDI影响的数理模型,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我国OFDI的具体影响作用及传导机制。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成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的全新数据集,并分别以OFDI为因变量,使用面板Probit方程,检验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我国OFDI的影响作用;以TFP为因变量,对于理论部分提出的金融错配、政府补贴通过影响TFP进而影响OFDI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验证,并进一步基于企业所有制及其所处行业进行了系统性检验与分析。

上述研究结论为:金融错配对我国OFDI具有制约性作用,政府补贴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负面效应,TFP则在上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传导作用;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OFDI的具体影响作用因企业所有制形式、所处行业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对非国有制和隶属于高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创新度行业的企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国有制和隶属于低资本密集型、低技术创新度行业的企业则相反。

对此,可提出如下建议:我国现行的融资体制存在较为严重的基于企业所有制的金融错配现象,大批效率低下的国有制企业享受充足的优惠性贷款支持,而具有较高效率的非国有制企业缺乏公平的融资渠道,影响了金融资本的合理配置,降低了使用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国有制和非国有制企业共享的公平性融资渠道,消除基于所有制性质的贷款歧视,缓解金融错配给广大非国有制企业带来的融资约束难题,为更多优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金融支持。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补贴机制,健全和完善甄别、筛选与监督体系,认真识别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真正需要的企业有效的补贴,切实发挥政府补贴在提升生产率、促进OFDI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