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非农劳动供给:土地细碎化起作用吗?——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1-20 14:23:13

 

卢华 胡浩(南京农业大学),《经济评论》2017年第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促进了非农部门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加之新的《劳动合同法》和城市最低工资水平不断增加的示范效应,平均工资水平快速上升,但由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69,高于0.4的警戒线已有学者指出工资的快速上涨预示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已接近于被吸纳殆尽和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一个事实是,从2008年开始,农民工数量增速开始逐年下降,201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增长速度几乎为0。尽管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下降,16-59岁劳动人口连续四年出现绝对值下降,但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规模依然庞大。与2003年的3.62亿相比,2014年下降到2.28亿,但比1978年的2.83亿仅减少19.4%。《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也指出,到2020年,我国流动迁移人口将逐步增长到2.91亿人,其中农业转移人口约2.2亿人。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农业劳动力和快速上涨的实际工资水平,如何有效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之一。
农民和土地关系仍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术界对于土地细碎化的研究并不聚焦于土地细碎本身,而是将土地细碎化作为一个不太需要考察的既有事实来对待。在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刘易斯拐点出现的背景下,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种种影响也将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用途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农户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联动关系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且从推进农业现代化视角来看,研究两者关系也越来越具有突显的现实意义,基于近期全国大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可能会提供一些新的启示。从已有文献来看,多数研究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风险、补贴、金融支持等对农户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但忽视土地这一本来因素。鲜有分析土地和非农劳动供给的文献则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并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缓解土地细碎化会带来农业劳动力的释放,也未曾深入调查农业劳动力分配的实际机制,只给予了定性或侧面说明,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作用机制梳理;经验上也多采用某一年的截面数据,缺乏面板数据或最新数据的分析与支持。
据此,在刘易斯拐点出现的背景下,我们结合当前农户分化和农村改革的新情况,理论层面系统梳理土地细碎化和农户非农劳动供给之间的可能作用机制,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规模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予以实证检验,并从不同年龄段予以稳健型检验。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不仅降低了农业劳动边际生产力,还阻碍了农户非农参与概率和减少了非农供给时间,且这种影响对年轻劳动力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也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角度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