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集聚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选择行为
发布时间:2016-11-22 09:00:38

张鑫  朱英明(南京理工大学)、李玉见(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集聚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生产率与企业空间选择》,《经济评论》2016年第6

 

集聚经济是影响地区生产率的重要原因。以往无论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的劳动力池效应、中间品和基础设施共享以及知识溢出效应,还是克鲁格曼在新经济地理理论中提出的集聚的向心力和分散力,都是基于集聚效应的分析,是从宏观视角解释集聚经济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中的微观基础。而融入新经典地理学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正是从微观角度分析集聚经济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与集聚效应强调集聚经济对生产率的影响不同,异质性企业理论重点考察集聚经济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循环:集聚经济对异质性企业生产率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响,企业对此做出不同的区位选择,该选择又进一步影响了行业结构和地区生产率分布,带来集聚经济环境的改变。

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9-2007年的数据,检验集聚经济是否改变了企业生产率分布,如何影响企业不同的空间选择。为了解决这一点,需要处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集聚经济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同时性偏差和规模效应),即排除集聚经济在生产率估计中的偏误。二是识别企业选择:即观察是否存在企业选择,集聚经济如何影响了企业选择。

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我们将集聚经济纳入CD生产函数,利用LP半参数法计算生产率。此时得到的企业生产率,排除了企业选择(受集聚经济影响的企业生产决策)对企业生产率的扰动。为了解决企业选择识别问题,我们在同一CD生产函数框架下,将集聚经济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分为水平效应和分类效应,通过识别水平效应和分类效应来观察企业选择。

分析LP半参数法得到的企业生产率,我们发现,所有二位数产业的企业生产率分布均普遍表现出尖峰长尾的特征,表明集聚经济影响了生产率分布,企业存在选择行为。进一步研究集聚经济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集聚经济并没有显著提升整个行业的企业生产率,而是对不同生产率水平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即集聚经济的水平效应不显著,分类效应显著。分类效应中,本地市场效应是促使企业向大市场地区集聚的主要动力。而专业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分类效应则随行业和企业生产率水平不同而变化:专业化经济有利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低效率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高效率企业的集聚;而城市化经济则不利于高生产率企业的集聚。

这些结果揭示了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企业市场选择表明,本地市场效应提高了在位企业的产出增长,并促使产业向小市场地区扩散和转移;落后地区本地市场效应的提升可以促进地区间产业转移和分工,形成新的有效集聚和规模经济,为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在新常态下,在发挥政府促进地区分工和区域间协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在促进发达地区过剩产能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同时,加快发展发达地区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实现地区分工和区域间协调发展。其次,企业空间选择的研究表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并未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反而表现出拥挤效应,企业在空间上出现扩散的趋势。产业集聚是把双刃剑,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产业集聚引致的集聚经济利益越来越不明显,而集聚不经济(拥挤效应)逐渐出现。因此,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降低集聚不经济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