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中国的环境治理效果为什么不明显?
发布时间:2015-03-23 11:10:41

 

刘伟明(江西财经大学)
《环境污染的治理路径与可持续增长:末端治理还是源头控制?》,《经济评论》2014年第6期。
 
近年来,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2012年已经达到了8500多亿元,但是环境治理的效果不容乐观。据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推出的2012年世界环境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排名,中国在总共163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列116位,并且我国的环境质量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重视程度来看,1972年中国就参加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环境保护大会,1979年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不能说不重视。但很明显,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标准偏低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改变,各地事实上的环保力度实际上取决于当地的环保法规和执行力度。当GDP和财政收入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主要指标时,地方没有积极性实施严格的源头控制,而宁愿实行末端治理政策,因为源头控制在短期内会减少企业的产能,降低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从而影响官员的晋升。相反,实行末端治理政策,一方面在短期内不影响当地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及就业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排放和治理之间往往有时间差,而官员任职是有期限的,无疑对地方官员来说是理性行为。
但事实上,欠债终究是要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自我净化越来越无法承受污染排放,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受到严重损害时,环境治理成本不得不持续攀升,生产出来的GDP中也不得不拿出越来越多的比例用于环境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出席20121115中国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论坛2012”时发言,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左右。由此可见,单纯的末端治理方式从长期来看,并不可行。
对于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重困境,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一个新的设想:合理设计的环境政策可以推动企业创新和使用绿色技术,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先发优势,从而完全或者至少弥补因环境规制产生的相关成本,该理论被称为波特假说。无疑,源头控制的环境治理政策和波特假说是契合的,通过设计比现行环境标准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可以倒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从整体上减少污染治理费用的直线上升。
源头控制政策的成功需要依赖政府、消费者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包括逐步加大环保执行力度、增加人力资本投入、降低对物质的无限期的消费欲望等等。当然,源头控制并非否定末端治理,两者之间实际上是治本治标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环境治理费用的继续上升是合理的,但从根本而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