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央行是否应该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角?
原文《宏观审慎框架下的央行独立性检验》,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14-09-29 09:05:26

 

简报.jpg  赵胜民 梁璐璐 李京(南开大学)、  谢晓闻(中山大学、越秀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近年来,无论从央行还是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措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到“审慎”这两个字眼的出现。那么,什么是审慎政策呢?

  审慎政策是指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用内部控制和比率政策等手段防范风险的一种金融政策方式,主要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像我们常提到的央行对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要求等,都属于审慎监管。审慎政策又分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微观审慎政策侧重于对单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比如我们会要求各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充足率、损失准备金、资产流动性等,都是为了确保单体的银行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这些留存来化解风险。传统的微观审慎政策理论认为,如果确保了每家金融机构的安全,就能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然而事实却显然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二十一世纪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乃至后来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让各政策机构认识到了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为什么每家金融机构理论上都在“安全范围之内”,却还是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一旦市场上出现一种盈利的金融产品,各家金融机构都会纷纷效仿推出类似的产品来追逐利润,这样就导致了金融机构产品及服务的同质性。金融机构风险暴露高度相似,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一旦在某个环节、或者某一家金融机构出现了风险,连锁反应的发生会将整个金融体系卷进漩涡之中。由于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通道,如果金融体系出现问题,贷款的供给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会使许多实体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境况中,因此一旦金融系统出现危机,波动通过这些通道被传导、放大,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宏观审慎政策的职责就是,通过分析机构之间的风险相关性、政策系统重要机构,一是识别这些难以发现的系统性风险,二就是出台措施化解这部分系统性风险。

  学术界常常将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放在一起进行探讨,因为他们之中,前者针对金融系统稳定,以信用的稳定为目标;后者则针对实体经济系统的稳定,以通货膨胀(或物价)的稳定为目标。目前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落地是各国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央行具有多重天然优势,是执行宏观审慎政策的不二人选。然而,央行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作为货币政策的执行者,如果再肩负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货币政策的贯彻者是否会影响宏观审慎政策执行的公允性是不确定的,这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实际上,目前国际上不少国家(如墨西哥、智利)为了践行政策隔离,已经设立了独立于央行之外的专门机构进行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而也有国家,像欧盟、英国、爱尔兰这些发达国家和联盟则将宏观审慎的监管权限纳入中央银行之下,是否由央行主导目前还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做法。因此,研究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效果,并以此探讨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央行的独立性,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引入我国数据,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模拟可以发现,的确,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独立执行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至少从总产出和通胀来看,将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独立执行可以使经济体更加稳定。然而,在我国推进宏观审慎监管的进程中,央行始终都在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从宏观监管视角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监管自始至终都带有“央行监管”的痕迹,而微观监管职能则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行使。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市场化路径来看,在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系统之外单独设立权力部门进行宏观审慎监管可能并不

  实际,因此我国或可仿效法国等国的做法,在不改变我国“一行三会”监管体制的前提下,在央行下设专门部门进行宏观审慎的监测和管理,这不失为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