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蔡地、黄建山等:政治关联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
原文《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4-05-27 10:09:0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也成为两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退休官员到民营企业担任董事或高管等职务。与国有企业因产权性质而天生地具备政治关联有所不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政治关联则是其自主选择的结果。除了政治关联,对于我国民营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困境是另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仍主要源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和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调整,上述优势将愈发不可维系,因此,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由低层次的成本竞争资源竞争上升到高层次的产品价值竞争,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一些民营企业频频陷入经营困境,更是深化了政府和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现实中,一方面是许多民营企业家通过各种方式构建政治关联,另一方面是大量民营企业面临技术创新困境。由此,这驱动着我们思考:政治关联会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呢?显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可以从理论上丰富我们对民营企业政治关联经济后果的理解,也可以从实践上为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启示。
 
为此,我们利用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影响对不同规模和地区的民营企业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根据民营企业家是否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来定义其是否具备政治关联,并同时使用研发决策和研发投入密度作为创新投入度量指标、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数量作为创新产出度量指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同没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相比,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投入,并取得了更多的创新产出,这说明政治关联有助于民营企业开展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另外,分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在制度环境较为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时,政治关联对其技术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会明显减弱。
 
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如果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确实阻碍了自身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则可以通过构建政治关联谋求创新活动所需的资源并保护技术创新活动产生的收益,但应努力避免把政治关联作为一种寻租手段,以免损害整个社会或行业的经济效率;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该努力扫除各项制约民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式制度障碍,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结构。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以降低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第二,进一步完善各项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和保证司法公平,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三,尽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活动(过多审批、行政罚款等),以保证民营企业能通过技术创新活动获取高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