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游士兵、王原君:新洛伦兹曲线模型在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应用
原文《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一种新洛伦兹曲线模型:建构与应用》,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4-05-27 09:59:22

 

很多国家(包括我国)统计部门仅公布收入分配分组数据,这种数据中仅含若干个洛伦兹曲线上的点(通常10个点左右)。经济学界已经展开了多年研究,试图寻找合适的模型与方法逼近这种分组数据,从中得到相应的统计分布,进而可以使用经济理论中已经存在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收入分配分析。洛伦兹曲线模型就是这样的模型,主要用于从分组数据出发构造收入分配的统计分布。
 
有关洛伦兹曲线模型研究的较早文献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至今40多年的努力,直到2010年,经济理论界文献中仅出现了20种左右的洛伦兹曲线模型。这些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了研究全球收入不平等与贫困问题,利用洛伦兹曲线模型,建立了软件系统POVCAL,该软件被大量用于各国的贫困问题分析。上述这些模型大多只含有1-3个参数,应用效果一般不太理想。由于经济制度、风俗习惯、人文背景等诸多差别,世界各国收入分配是极为多样的,任何新的洛伦兹曲线模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我国来讲,分组数据模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收入分配数据城乡分列,统计部门仅在《统计年鉴》中发布分组数据,因此,研究我国的收入分配时,精度良好的分组数据模型不可或缺。实际上,洛伦兹曲线模型不仅对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工程技术问题中需要估计统计分布的问题也可以使用洛伦兹曲线法。
 
我们先提出了三种新的单参数模型,再综合利用汤姆森•奥德望等(Ogwang and Rao ,2000)提出的杂合技巧,构造多参数洛伦兹曲线模型。我们共提出了7种新的洛伦兹曲线模型,其中一些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扩大了理论与实际应用中洛伦兹曲线模型的选择范围。为说明新模型的应用价值,先使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993年的收入分配分组数据,用均方差和最大绝对误差作为误差指标,对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说明我们提出的模型是成功的,特别是所提出的一种含六个参数的模型效果非常突出。
 
最后用这种六参数模型分析我国的收入分配,我们应用湖北省调查总队提供的2009、2010和2012三年的城乡收入分组数据进行考察,数据中含家庭人口、总收入、总收入的四个分项等信息,分项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测算结果说明,除对工资性收入的估计误差稍大外,其他各项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模型精度非常理想。
 
以2012年数据分析结果来说,对城镇数据,由模型估计的和由样本算得的基尼系数,两者数值几乎没有差别。其中总收入的基尼系数不大,只有0.256左右。经营性收入的洛伦兹曲线估计误差较大,但对基尼系数的估计与样本基尼系数相差却不大。对湖北农村收入分配估计,除对工资性收入的估计误差稍大外,其他各项的误差也可以忽略不计。农村纯收入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346,大于城镇总收入的基尼系数,可以判断农村的收入不平等大于城镇。有20%的农村人口没有工资性收入,这是农村工资性收入的基尼系数很大的原因之一。与城镇比较,湖北农村人口的转移性收入还很少,平均不到500元,这意味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力度有待完善。另外,城乡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占比还很小,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湖北省城镇总收入的基尼系数不大,与人们主观感受可能有距离,这一是城镇收入的数据采集限定的是户籍人口,没有包括已经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二是我国城镇数据调查中,高收入人口参与意愿一般不高,调查户中可能一般是中低收入人口,因此数据描述的收入分配的代表性可能存在疑问;三是基尼系数可以分解为各个收入组之内的不平等和收入组之间的不平等,而据测算,我国全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加总基尼系数大于0.3,因此各省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对我国城镇加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可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