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张鹏、郝宇彪、陈卫民:外来人口幸福感、社会融合对户籍迁入城市意愿的影响
《幸福感、社会融合对户籍迁入城市意愿的影响——基于2011年四省市外来人口微观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原文载于《经济评论》2014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4-05-26 18:00:41

 

       从人口迁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迁移涉及到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地理或者空间流动并伴随着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变化,这种以定居迁入地为目标的人口流动通常是由于迁入地的经济、政策、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优于原居住地,从而使得迁移者在迁入地的经济效用高于迁出地。外来人口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兴起的迁徙群体,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来人口背井离乡以脚投票选择到机会更大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然而,外来人口的离土不离乡、职业的转变并没有使得身份发生真正转变,其市民梦”依然需要迈过较多门槛才能顺利实现。
 
    目前,各地区从外来人口户籍、收入、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进行改革,推进外来人口和本地市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外来人口稳定下来和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显然,上述措施会促进外来人口收入、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改善,提高其迁移城市的动力。不过,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收入、就业和社会服务的改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外来人口的物质生活方面,还可能通过提高外来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程度来促使其迁移城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主观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程度反映了该群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直接关系着他们对整个社会的态度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关注外来人口的幸福和社会融合程度才能发现原有政策的不足和未来改进的方向,真正发挥外来人口在城市的主人翁”地位,积极参与城市发展和建设,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和为快速推进城市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发布的农民工幸福感调查数据资料,农民工幸福感排在前列的是泉州、青岛、长沙等二线城市,排名靠后的主要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显然收入较高、机会较多的一线城市并不能一定带来外来人口幸福感的提升,也更凸显了以外来人口幸福感及社会融合程度提高为政策着力点的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使用国家计生委2011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显示,幸福感和社会融合对于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现实中,外来人口不同的教育背景、技能差异使得外来人口所从事的行业的不同,导致他们之间职业地位和收入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可否认的是,行业较高端职业地位较高,意味着工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也高,因而更可能社会融合程度高、幸福感强,反之则相反。对这一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好行业、高端职业和高收入的外来人口幸福感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增加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差行业、低端职业和低收入的外来人口,支持了上述论断。
 
因此,未来的政策导向不仅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外来人口在城市生活的困难和后顾之忧,改善他们的就业状况,促进外来人口在流入地的物质福利条件和本地居民逐渐一致,还需要城乡统筹,切实解决外来人口在流出地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提高外来人口人力资本水平,逐步消除外来人口职业向上流动的门槛,增加外来人口职业向上流动和收入不断增加的机会,降低行业、职业和收入差异对外来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只有上述措施的深入推行才能真正提高外来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强他们户籍迁入城市的愿望。从提升幸福感入手探讨促进外来人口落户城市、在城市稳定下来的条件和路径,可成为探索未来我国城市化问题的一条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