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赵天:我国农村医生工作量受何影响?
原载《经济评论》2014年第1期,《中国农村基层医生工作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三省医疗机构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26 17:48:01

 

 
关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就不能忽视掉医生这个群体的工作状态。医生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其工作状况与医疗服务的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连。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年所能提供的服务量都在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医生的数量的增加却没有同比例的提高,这就给医生工作带来了越来越重的负担和工作压力,医生普遍表示高强度工作、频繁的加班是工作的常态。同时,我国医疗资源对城市的倾斜也使农村基层医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工作负担压力,影响到农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对正处在改革进程中的农村医疗卫生系统造成压力。那么,我国农村医生正处在哪种工作状态,他们的工作量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我们对医生个体的访谈,对甘肃、河南、广东三省的县级医生和乡镇级医生所在的机构情况、医生的个体特征信息、医生的工作量状况、以及医生对其工作状态的自我评价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根据数据情况将医生的工作量分成了两类,一类为客观工作量,也就是将医生平均一天所承担的门诊病人数量、平均一天负责的病床数量以及平均一天在医疗活动上所使用的时间作为医生的客观工作量;另一类为主观工作量,即自身对个人工作量的感受和评估。
对客观工作量的研究分析发现,工作时间在不同特征下的医生间并不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医生总体每周平均工作超过6天,每天在医疗活动上花费8.5小时左右,80%以上的医生在过去的一周有过加班经历。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比较明显地具有较高的工作量,县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工作量要大于乡镇级医生,广东省医生比其他两省医生更加繁忙,护士医生比例从整体上对医生工作量有着正向影响,医生收入对工作量没有显著影响。
对主观工作量的研究分析发现,工作时间过长是医生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询问医生在单个病人门诊中所使用的时间是否合理时,表现出了很明显的科室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医生在门诊和住院的实际的服务量和他们所认为的合理的服务量,发现医生认为在更为合理的情况下每天可以承担更多的门诊病人、更少的病床数。
对农村医生工作量的分析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发掘其所在的医疗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医生供给的短缺、医生负荷过高所导致的人力资源的潜在流失、绩效工资体制的不完备等。同时,也从中获得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包括医生的激励政策,将吸引高层次医学毕业生和激励经验丰富的医生留在医疗系统相结合;建立起完备的以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基础的激励机制,提高医生工作的积极性;在农村医疗系统内部,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保障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在乡镇医院住院需求的支持等。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完善关系到医疗系统的服务能力,关系到每个医生的事业发展和工作状态,也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民的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