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经济评论》2010年第5期摘编
发布时间:2014-01-16 10:28:06

  (2010年9月15日出版)

  经济理论探索

  1.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个人理性与合作捐献行为——基于公共品自愿捐献机制的实验研究

  刘文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龚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

  张元鹏(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受条件合作者相关理论的启发,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公共产品自愿捐献中个人的社会偏好的异质性与合作捐献行为的关系问题。其中,个体社会偏好的异质性是影响社会成员在公共产品自愿捐献时合作与否的重要因素。从个体的异质性的社会偏好出发,本文依据个体捐献策略的差别确定了参与者的四种类型:具有互惠偏好的条件合作者、具有利他主义观念的积极合作者、利己型非合作者、具有长远目标的利己主义的策略型合作者。另外,影响公共产品自愿提供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私人边际回报率和交流两大控制因素,它们分别对具有不同社会偏好倾向的捐献者的个人自愿捐献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私人边际回报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促进合作捐献,一是促使各类参与者增加首次或多次捐献额度,也就是移动捐献路径或改变路径斜率(增大条件合作的系数);二是某些参与者会因为私人边际回报率的增加而根本地改变捐献路径,即发生“转型”。而面对面的交流则有助于消除不确定性,帮助在从非合作博弈转向合作博弈之后维持持续性合作均衡。

  2.城市经济集聚的极限——基于住房成本视角的C-P模型

  千慧雄(南京大学商学院)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许多地区都在推动这一进程的加速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城市化率达到30﹪后有一加速发展阶段”的世界规律的。然而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商品房价格持续大幅度的上涨现象,住房成本的上涨势必提高居民在城市居住的生活成本,降低居民的福利水平,而居民在城市集聚的动力源于集聚的收益高于集聚所带来的成本,因此住房成本的上涨从这一意义上说是城市扩展的一个阻碍力量。本文从这一视角入手,综合考虑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居民住房支出在总支出中占的比例、普通消费品的替代弹性、住房成本的增速等因素,建立C-P模型,研究城市规模的极限问题。研究表明城市经济集聚的长期均衡有“极点均衡”、“中心-外围均衡”和“对称均衡”三种,城市经济集聚的极限值与住房边际成本的增速、居民住房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以及贸易自由度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增强城市凝聚力、扩大城市规模的有效办法是控制城市住房价格的上涨速度,减少居民住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份额,消除国内贸易壁垒,促进经济一体化。

  3.国家间的距离与国际直接投资

  高国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截至2008年,美国对毗邻的墨西哥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956亿美元,而对遥远的印度的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仅为161亿美元。印度与墨西哥的GDP总量相近,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8年印度的GDP为1.2万亿美元,墨西哥的GDP为1.1万亿美元,但是美国对墨西哥的国际直接投资额是对印度的6倍,意味着距离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距离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包含中间产品、工资差距、距离等因素的混合型国际直接投资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两国间的距离越远,则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量越少。在这一国际直接投资模型中,国际直接投资既是为了减少贸易成本,也是为了利用其他国家工资低的优势,包含了水平型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垂直型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这与现实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一致。本文利用美国2008年国际直接投资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国际直接投资与距离之间的负向关系确实存在。

  4.科学经济学与科学知识经济学

  陈群(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桂起权(武汉大学哲学院)

  经济学方法论领域新近有了很大的进展和变化:一是经典科学哲学即对科学理论进行方法论反思,以及新的从社会学视角对科学进行反思这样两种思想方法从不同角度同时强烈地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变化;二是现有的经济学思想已经显著地渗透进了当代科学论研究,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趋势。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互动过程正在走向深入。经济学方法论正突破经典科学哲学的眼界,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等领域拓展。对科学的逻辑/方法论分析和对科学的社会学分析这两种视角同时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变化,于是,经济学本身的理论要素已经非常活跃地参与或渗透到科学知识的一般研究中去,形成所谓“科学知识经济学”。本文一方面阐明了科学哲学家采用经济学分析科学知识的产出与增长,经济博弈论原本是在经济领域中研究局中人如何在冲突局势下寻求合作的最优策略的形式理论,借助于它可以表明多主体如何协同地产生集体知识的机制;另一方面分析了主流经济学家对科学共同体制度的经济结构与地位的研究。前一种思路称作“科学知识经济学”,后一种思路称作“科学的经济学分析”。

  5.均衡改革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王骏(云南财经大学财政经济学院)

  在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和高校经济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着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立并存的“二元结构”现象。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由于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出发点和研究范式并没有因为中国巨大的社会变革而实现自我创新和突破,都从不同的方面忽略了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而缺乏对中国经济社会现象具有深度剖析力的解释。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这是非均衡、单向度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与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现状有着直接联系。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在其出发点和研究范式等方面必须实现突破与转变:(1)突破市场经济工具化的思维模式,强化对市场经济表象背后政治哲学的研究,深化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把市场经济作为改革时期经济理论研究的逻辑出发点。(2)正视由于改革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客观变化,抛弃以制度性质为前提来定义政治经济关系具有天然正义性和逻辑自恰的理论定势,致力于构建新的良性的政治经济关系研究。(3)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改变单纯的唯理主义理论抽象方法,从经济社会的实际出发,强化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研究

  1.远距离贸易、技术变迁与长期经济增长

  简泽(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成功起飞,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经济起飞原因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增长核算分析的基础上。在一个非线性增长的视角下,本文研究显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各个地区交通运输联系的改善,一些地区的远距离贸易和市场范围逐渐扩展。市场范围的扩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渐进的,它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一些地区市场范围扩展门槛效应的作用下,中国经济从传统技术下的低收入均衡起飞到现代工业技术下的高收入均衡。通过把市场范围扩展的门槛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行为联系起来,本文揭示了中国经济从贫困向现代经济增长起飞的一个重要驱动力量。这些结果表明,政府促进增长的努力能够推动经济系统从低收入均衡起飞到高收入增长均衡中。特别地,在经济转轨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大规模地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扩大了一些地区的市场空间范围,推动了中国的工业革命和经济起飞。

  2.对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双重滞后的一个解释——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张松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李清彬  武鹏(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对城市化滞后与服务业发展滞后进行解释,认为长期处于低水平演进状态的交易效率使得整个经济体长期停滞于低水平的分工结构。这种结构抑制了“亦工亦农”的农民工向“全职非农”(完全分工)的市民转变;同时,制造业企业自我提供服务,进而限制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然而,农民工促进城市工业的分工以及制造业企业之间的分工使得工业化顺利进行。这种结构一直存在意味着长期只存在工业化,而无农民工市民化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双重滞后。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不断提高针对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方面的交易效率,具体的政策措施可以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来展开:在技术层面上,实现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衔接;拓展城乡间的信息发布渠道;提高城乡间和区域间交通一体化和信息化水平。在制度层面上,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就业制度、教育与培训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打破城乡间的人为分割;消除地方政府的各种维护地方保护的制度和政策,降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交易成本;破除服务业垄断,完善市场制度。

  3.产业集聚一定有利于产业成长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闫逢柱  乔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产业集聚被认为是促进产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运用拓展的C-D函数和中国制造业1999-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与行业特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产业成长总体上产生了负面效应,但不同行业的作用方向、程度及机理不仅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而且也与集聚的周期性演化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低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集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拥挤效应”。 上述结论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首先,政府应该根据产业集聚的生命周期规律和区域要素禀赋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政策;其次,根据行业特性及其对产业成长的影响差异,加速国内市场的一体化进程,调整外资进入门槛,为产业集聚的转移和集聚扩散创造条件,提升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聚转移的能力;最后,针对资本与资本密集型行业集聚与产业成长关系的特殊现象,政府应该加强行业监管,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4.产业集聚效应与地区工资差异研究

  王海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陈媛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本文以2004年30个省区的36个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产业集聚所引发的外部性对分地区分行业工资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只有产业内集聚可以显著地提高工资水平(估计系数为0.02左右),而产业间集聚对工资的外部性不显著,这可能因为同行业企业之间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比较明显而产业间集聚所发生的技术外溢效果不明显。当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条件时,本文发现产业间集聚作用仍然不显著,产业竞争会通过产业内集聚降低工资,而垄断会通过产业内集聚提高工资。经测算,有超过90﹪的地区行业样本,因竞争性较强,其产业内集聚对工资的影响为负,可见产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行业的竞争状况。因此,本文认为从增加工资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加强行业的垄断程度。此外控制变量中,绝大多数变量与预期都相符。如女性劳动力比重的增加和亏损单位比重的增加都会降低平均工资,行业平均规模、国有资本比重以及人力资本都会提高平均工资水平,而只有出口密集度与固定资产净值对工资的影响不显著。

  5.工会与行业劳动报酬的剪刀差悖论: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

  张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陈建奇(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中国工会覆盖率与行业劳动报酬呈现出剪刀差悖论关系,这与传统的工会理论以及西方国家的现实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会并未对劳动报酬产生显著影响,而行政垄断力量在行业劳动报酬差距扩大和工会组织行政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市场经济结构中行政垄断与非行政垄断部门并存,以及这种二元结构下工会行政化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是造成其收入分配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工会收入分配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其自身的“去行政化”改革、维权职能建设和基层工会组织的独立性改革,政策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工会改革有赖于行政垄断部门改革,非行政垄断部门的基层工会应成为目前工会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逐步降低行政垄断因素对工会的影响,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第二,加强行业工会的建设,发挥其在调节中观和宏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对于行业间劳动报酬差距的协调,需要以行业工会为依托,企业工会为辅助,加强同一行业内企业工会的相互协调与联系,防止行业内部和行业间劳动报酬差距的不合理扩大。第三,转变工会工作模式,改革原有的行政化建构模式,将数量增长为主的建会工作转变为以维权职能提升为核心,把缩小劳动报酬差距作为工会工作绩效评估的一项内容。

  6.财政分权、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基于1996-2007年分省面板数据的研究

  李国璋  刘津汝(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式财政分权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设计。本文从财政分权带来的市场分割的角度,运用1996-2007年我国分省面板数据,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市场分割、财政分权程度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一方面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带来的市场分割对其积极作用有所削弱,且对东部地区的削弱作用要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各地区在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同一个激励框架之下,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大于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据此,要继续保证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作用,减少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中央政府要改进对地方政府以GDP为基础的相对绩效评估体系,加入更多的“软指标”。其次,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其跳出“囚徒困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最后,中央政府可以考虑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选择权、税基和税率调整权,充分考虑各税种的特性及各地方政府收入来源的特点,在各级政府间进行合理、科学、稳定的划分,逐步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7.转轨时期国债发行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任会  范金(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本文基于国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新视角,采用可变参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首先,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角度看,当前国债发行的确有益于经济增长,国债发行在我国是合理有效的。具体而言,国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净效应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8年,净效应为0;第二阶段为1989-1994年,表现出负的净效应;第三阶段为1995-2007年,呈现出正向净效应。可以看出在大多数年份特别是近几年国债都发挥了对居民消费提振作用,且这种作用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增长趋势。其次,分城乡看,净效应大小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消费受国债影响的变动幅度小于城镇居民。在第二阶段的每一时刻国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负向净效应小于城镇居民;在第三阶段的每一时刻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正向净效应大于农村居民。第三,国债发行和流通制度的完善与市场繁荣程度是直接影响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净效应的方向和大小的原因;国债只有用于生产性投资而不是非生产性消费支出才能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第四,国债正向净效应波浪式增长趋势形象地诠释了国债在促进居民消费增加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

  8.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外部冲击效应研究——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数值模拟分析

  耿强  章雳(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危机以来,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框架的相关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需要从理论上详尽研究中国宏观波动中外部冲击的具体影响。本文在开放背景下构造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运用中国相关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在稳定经济波动的政策设计中,更加需要重视信贷市场的关键作用。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存在不同的双重效应,相对而言,汇率冲击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这是由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不发达所导致的,只有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汇率波动幅度,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缓解汇率冲击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一般认为国外需求萎缩将使得我国经济陷入困境,但国外需求萎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内需的扩大和扩张性政策的推行可以使经济走出低谷。另外,本文认为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未改变,外资的大量流入使得通货膨胀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抑制,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没有消除,因此,政府需要在拉动内需的过程中谨防投资过热,防止中长期的通货膨胀恶化。

  9.并非所有的需求性油价都是类似的——关于国际油价需求性冲击的进一步分解

  李卓(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会(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近年来国际石油问题研究的一个重点是重新审视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结构性原因。本文通过油价波动影响因素的SVAR分析发现,在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诸因素中,广义供求角度划分的四种结构性冲击是原油价格波动的基本决定因素。一方面,与Kilian(2009)所得结果相似,四种结构性冲击各自对油价波动作用效应有着较大不同:供给方面与OPEC有关的外生政治事件导致的冲击和其他原油供给冲击的影响比较小,油价波动主要是在原油市场特定需求冲击和需求总冲击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且原油市场特定需求冲击主要作用于短期,需求总冲击主要作用于长期。另一方面,在Kilian(2009)模型基础上,加入美元流动性冲击,从季度数据角度分析发现,四种结构性冲击的油价波动相对贡献度比较稳定,需求面的总体影响变化不大,但是美元流动性冲击对国际油价的波动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分析显示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中国经济增长缺乏理论与实证的证据,相反,以美元流动性泛滥为特征的需求性冲击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理论前沿动态

  1. 行为劳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

  董志强  洪夏璇

  2. 银行并购的反垄断经济学文献述评

  王国红

  3. 产出缺口估计不确定性问题综述——以对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为例

  黄荣哲  农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