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经济评论》2009年第4期摘编
发布时间:2014-01-16 10:20:18

  (2009年7月15日出版)

  中国经济研究

  1.中国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

  踪家峰  李蕾  郑敏闽(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我国地方官员的晋升往往伴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地方官员竞争排位,因此官员为了获得晋升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不同于国外为吸引选民而进行“向下负责”的税率竞争,而呈现出基于上级政府评价的“向上负责”的标尺竞争行为。本文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财政收入(税收)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验证了中国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的存在,结果显示我国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增加10%,会促使其相邻地区的财政收入增加约1%;而在财政支出中这种竞争表现更加激烈,我国的省级区域之间的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17,并且在支出结构中偏重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带来教育,卫生等比重的降低,造成财政支出结构扭曲的消极后果。究其原因来自于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体制、晋升激励机制对于地方官员有着非常强烈的政治激励,促使其努力的发展地方经济,其最重要的影响渠道就是地区之间的标尺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应探索更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能够基于“为民负责”,使得财政支出更多地投入教育卫生等领域,促使地方经济真正地和谐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与效率研究

  李树培(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魏下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战略部署的变化,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发生战略性转变,其历史沿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财政支农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在支农政策每个阶段变化初期又呈现明显上升的周期性变化,说明我国财政支农缺乏有效的体制与制度保障。虽然财政支农总体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平均而言支农支出每增加1亿元仅给农民人均收入带来约3毛钱的增长。在分类支出中,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率最高,农村救济支出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次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效率为负。为了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我们要构建有效的具有“法治”特征的财政支农体制,从体制和制度上保障国家财政支农的强度和延续性;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规范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拓宽支农资金筹集渠道。

  3.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对地级以上城市的DEA分析

  张良悦(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师博(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东(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空间过速扩张、城市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和粗放化的现象。本文将资本存量、劳动力就业人数、土地存量作为投入变量,将城市GDP产值和城市化人口作为产出变量,利用DEA方法对城市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地级以上247个城市2001、2003、2005三年的投入产出中,只有6%~12%之间的城市处于效率前沿,而88%~94%的城市处于非前沿面的无效率生产点上,表明中国城市空间集聚效应的严重不足和城市空间的过速扩张。超效率DEA分析表明,2001年和2003年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均值集中在50%~70%之间,而2005年 60%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集中在50%以下,表明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性差异和粗放型特征。快速的城市扩张对中国农地非农化和耕地保护形成巨大的压力,减缓城市空间扩张,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耕地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中国耕地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农田保护法的要求,实行硬性的数量指标限制和“占补平衡”的动态原则,更要从土地的利用上进行积极的保护,设定城市边界,对城市存量土地进行重整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来自中国西部地区的经验证据

  赵璟  党兴华(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王修来(全军博士后管理中心)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是决定该城市群乃至所在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使用中国西部地区1997-2006年城市群级的面板数据研究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逐渐从首位分布转向位序-规模分布,这与国外各大城市群发展历程相一致。但是政府支出占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城市群内部贸易成本下降和城市群内部国内贸易比例的上升却阻碍其演变,而城市间知识溢出强度的增大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演变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单纯地共享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降低城市间贸易成本、提升城市规模经济程度、增加城市群内部贸易和增加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会促进巨型城市的出现,而使得城市群内部出现城市层级断层,并不能优化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我国为追求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所设计的政策措施值得进一步反思。要想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成位序-规模分布,可以选择的途径是,增加城市间知识溢出的效率和增加城市间横向转移支付。

  5.中国物价影响因素非线性变动及效应的经验分析

  石柱鲜(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孙皓  宋平平(吉林大学商学院)

  本文利用Markov局面转移模型对我国物价及其影响因素的波动特征进行描述,并且比较了各种因素在不同局面下对物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价及其影响因素的波动均具有明显的局面转移特征,每种局面的自身持续性均较高。各种物价影响因素对物价压力的影响随着阶段的变动而变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模型所划分的两种局面的持续概率为分别为0.89和0.83,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局面间的转移具有非对称性;依据模型所划分的两种经济局面:在局面1中,货币市场因素对物价上涨压力的平均影响最大,结构因素次之,海外市场因素的影响最小,对物价的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0.98、0.68和0.4,而产品市场因素对物价的影响较弱;在局面2中,结构性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平均影响最大,产品市场因素次之,海外市场因素的影响最小,对物价的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2.71、2.27和1.6,而货币市场因素对物价的影响较弱。

  6.中国地价、利率与房价的关联性研究

  余华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陈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价和利率对我国房价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创造了一种新方法转化出了可信的我国1999年1季度至2007年4季度房价和地价定基指数。采用VECM模型进行实证的结果显示:(1)我国房价与地价在长期均衡中呈现正向相关关系,而与实际利率呈现负向相关关系;(2)房价与地价关系紧密且互为对方的Granger原因;(3)地价的上升除了受房价上升的推动以外,土地转让政策的改变也是其重要的外生推动因素,2004年实行土地“招、拍、挂”政策后,房价趋势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4)房价与信贷总规模具有长期的正向相关,且信贷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房价的上涨,但反向的关系不显著;(5)市场预期对房价和地价也有一定影响。以此分析为基础,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推进房贷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中资金的供求;加速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改革,盘活存量土地的交易,并积极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转机制;同时,应将维持房价稳定作为政府明确的政策取向,稳定市场对房价和地价的预期,进而避免房价的大幅波动。

  7.股票价格、宏观经济变量与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协整分析

  孙洪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邓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当前,中国股市暴涨暴跌从而偏离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股票价格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反应的假设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建立假设与理论模型,探讨中国当前的经济波动与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协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指数与GDP及投资之间没有协整关系,与消费支出之间有弱协整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实践地检验了近些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反经济周期现象和“政策市”现象。中国这种反经济周期的金融市场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缺陷:股票市场规模太小、股市的投机色彩太浓重、股市微观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相背离。因此,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可以将一个包含了股市稳定的长期的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新的名义锚。

  8.市场情绪、溢价与波动

  唐静武(广东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王聪(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在投资者异质性信念、异质性风险规避和异质性时间偏好基础上,建立市场情绪与情绪溢价的理论模型,推导出风险证券的溢价是基本风险溢价与情绪溢价之和,然后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践,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换手率、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数量和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收益构建一个反映市场情绪的综合指标,对中国股市市场情绪与溢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市场情绪不仅会产生情绪溢价,而且使深沪两市的收益产生波动;中国股市不仅有情绪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的逆转性,而且存在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效应。因此市场情绪是导致中国股市非理性繁荣和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已构成了系统性的交易风险。因此在完善股票市场各项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倡价值和长期投资,合理引导投资者情绪,减少股票市场盲目跟风和短期炒作行为,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以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运行效率

  9.论发展中国家货币的不平等升值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探讨

  马光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仍属于不平等货币体系,即存在储备货币和非储备货币两类不同地位的货币。根据汇率决定的市场分析法,对某国货币需求(包括贸易和投资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该国货币对它国货币升值。就贸易框架下而言,这种需求的增加有可能归因于国外市场容量或说购买力的总体上升,抑或是外国市场对本国产品的偏好增加,即外部市场占有率提高。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货币地位的不平等,两个经济规模完全一样的国家(即外部市场容量也完全一样的国家),若其外部市场占有率分别上升同样的比例,则非储备货币所需承受的对储备货币升值幅度或升值压力将大于储备货币所需承受的对非储备货币得升值幅度或升值压力,从而导致出口经济部门受到更大的损害。这是不平等货币体系下所固有的不平等现象,且其不平等程度与该非储备货币国家和储备货币国家出口产品的互补性成正比。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了中国1992-2007年以来外部市场占有率已经由0.39%快速上升至2.61%,且由于与美国出口产品结构互补性较大,近年来已经承担了不平等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消除这种不平等的影响,从而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理论依据。

  10.大型工程非自愿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证分析

  胡静(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杨云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的研究发现,经历过一次非自愿搬迁的二次移民的人力资本对贫困状态的改善存在着失灵的现象。这是由于强行使非自愿移民离开原有的熟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人力资本积累的断裂,人力资本的效率大大下降。因此,在移民的安置规划中,应充分发挥移民亲缘、地缘等社会资本的作用,考虑移民原居住地与接纳地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上的类同和兼容性,使得人力资本积累能保持延续。另外培训是重新激活人力资本存量的一种有效途径,需加强对非自愿移民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增强移民对新生活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人力资本存量重新发挥作用。

  11.行政垄断对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孝莹(山东大学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所) 张可成(山东农业大学)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存在行政垄断的行业中,石油行业体现的矛盾最为突出。对1993-2006年石油开采业行业体制变迁的历程以及微观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开采业的微观资源配置效率从1993年的-0.90699到2006年的1.26209,总的变化趋势上石油开采行业的微观绩效是上升的,与之相对应,石油开采业的行政垄断程度总体上也是降低的。具体分析,在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变化趋势图中有几个明显的极值点分别是在1993年、1994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对照着制度变迁的过程,正是明确的行业制度框架、行业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和不断变迁的体制也就是行政垄断状况的变化在统计意义上导致了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的转折、变化。总体上,中国石油开采业行政垄断程度与微观绩效的关系是负相关的,行政垄断程度降低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石油开采业提高微观绩效,在实践中也是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改善的推动力。

  12.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非财务指标的绩效模型

  周传丽(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肖湘(广州博知投资理财咨询有限公司)

  有关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衡量绩效的具体指标不够明确和不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揭示出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背后隐藏的驱动因素。本文在对影响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的因子分析中,特别地演绎出了“同链外部因子”,在构建了绩效衡量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数据检验后,证明了外部因素即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对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的改善有重大影响,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改善的焦点在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接近实践的绩效衡量模型。这一模型说明:(1)外部因素对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改善有重大影响,绩效模型反映了目前药品分销供应链绩效的实际状况。(2)在因子分析中,方差解释贡献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战略收益、伙伴关系、分销成本控制、资产专用性投资、信息分享、渠道网络、合作收益和同链外部因子,其中战略收益在衡量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聚合作用,对其他因子产生较大的影响。(3)绩效模型揭示了未来药品分销供应链发展的方向。

  世界经济研究

  1.“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

  陈昌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

  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增大,为此政府扩大了公共支出形成了“福利赶超”;“福利赶超”使得政府支出超出了政府收入,政府减少了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此减弱,经济增长落入了“增长陷阱”。这一理论逻辑得到本文构建的数理模型的证实。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已出现“福利赶超”的迹象,为了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可采纳缩小收入差距、压缩行政性开支及合理使用公共财政等政策建议。

  2.政治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韦军亮(渤海保险资金运用部)

  陈漓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东道国政治风险理论上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本地具有负面效应,但实证研究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2000年后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OFDI流量从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2亿美元,年均增长60.1%,但与此同时,政治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呈明显上升之势。本文对中国企业2003-2006年在73个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情况下,近年来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一些高政治风险国家的迅速增长可能是由于中国企业独特的国际竞争力优势、部分企业的盲目投资,以及东道国战略性自然资源相对丰裕度对本国政治风险的“屏蔽”效应。本文的结论对于提高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与中美贸易摩擦

  柳剑平  张兴全(湖北大学商学院)

  在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产业中,贸易运行得较为顺畅,贸易摩擦大多发生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的产业中。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中由于中美在生产价值链上处于不同层面且无前向联系,在某些产业中,中国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并不直接从美国进口,而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则直接出口到美国,这就使得中美这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运用中美贸易数据对“平滑调整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当美国国内在对某些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时,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调整成本,并减少相关就业群体和企业群体的利益所得,从而导致代表这些就业群体和企业群体的利益集团对政府贸易政策的制定施加压力,这也就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形成的直接原因。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和产业调整方面的作用,强化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互补性,提高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4.印度医疗保障体系公平性分析

  李琼(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印度政府用于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仅占卫生总费用的17.9%,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排位,印度居第43位。其重要原因就是印度政府将有限的财政投入公平地补给了最需要医疗服务的贫困人口,努力保证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本文着重对印度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平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印度政府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力求兼顾公平与利益平衡的政策主张及其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为此,中国应努力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公平性建设,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原则,加大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另外,在政府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鼓励私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倡导公私合作及社区参与,寻求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资金、技术上的援助,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医疗服务机构,以合理的收费,为低收入者尤其是贫困人口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总之,在检讨印度医疗筹资公平欠佳的同时,印度经验可为中国所用,以避免中国医改付出不必要的制度转换成本。

  经济理论探索

  1.不必要的生产价格——再论价值转形是一个伪问题

  冯金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形可看成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极限定义为由价值转形而成的生产价格。根据这一新的分析视角,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对于每一种产品来说,尽管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完成之前形成的不完全意义上的生产价格通常不等于价值,但在该过程完成之后形成的完全意义上的生产价格一定等于原来的价值。由于在利润平均化之后,价值并没有真的转形为某个与自己在量上不等的东西,故可以说,价值转形是一个伪问题,或者换个说法,生产价格是一个不必要的概念。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遭到了颠覆;恰恰相反,更加显示出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非常彻底的理论——它用不着通过“发明”所谓的生产价格概念来“救驾”。由于在利润平均化之后,价值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数量不变,故劳动价值论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只适合于简单商品经济,它同样也适合于以利润平均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商品经济。

  2.转型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发展方向

  吴垠  刘灿(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转型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源自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中国、东欧以及苏联30余年来政治经济体制大规模变迁的观察、比较、反思以及综合归纳。转型经济学研究层次的拓展与研究主题由“特殊性”向“一般性”的深化决定了其必然呈现出跨学科综合的趋势。本文对转型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范式”、“制度——演进学派研究范式”、“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比较经济学研究范式”作了评述,并认为,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能是对转型经济学学科体系进行简单的内容置换,而应当是使这些既有的理论范式逐渐融合为一体并突出强调转型经济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内核、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客观公允的转型绩效评价方式,这样才能使转型经济学成为一门既具有相当历史厚度,又紧贴当代各国经济改革发展现实,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前瞻未来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体系。

  理论前沿动态

  1.“资产价格波动性之谜”前沿理论述评

  胡昌生  朱迪星

  2 贸易模式的演进与锁定

  张先锋  丁亚娟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研究述评

  姚永军  张相文  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