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简报
《经济评论》2009年第1期摘编
发布时间:2014-01-16 10:17:55

  (2009年1月15日出版)

  中国经济研究

  1.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失业率影响的门限测度

  刘少英(复旦大学金融学院) 陈学彬(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内涵式的经济增长,也会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使本来压力就大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此,货币当局合理调控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对减轻我国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估计这一幅度,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建模的方法,证明了本币升值和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然后,运用我国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和不同于前人的协整计量方法,使用非线性门限协整的计量方法,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失业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过影响出口来影响我国失业率的门限进行了实证估计。最后得出该门限为246.6,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值超过246.6时,将会使我国的出口每减少1个百分点而带来的失业率大约上升0.248个百分点;若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低于246.6,则升值使出口减少导致失业率上升的弹性将为0.118个百分点。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马颖  陈波(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在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制,从而促进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以此为分析思路,本文构造了经济增长变量、金融发展变量、金融体制变迁变量和财政分权化变量,通过借助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金融发展与长期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金融体制变革和财政体制变革在促进GDP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GDP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总体而言,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在分权化的背景下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3.中国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史恩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金融发展的历史渊源表明其内生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不断的试错中构建了内生行为规制。然而,在突破范围限制的过程中,其外部性需要外部行为规制。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运用国家机器强制实施外部规制;同时,内生行为规制需要外部行为规制来保证其被个人所接受。因此,金融发展与政府行为的契合点就是作为外部行为规制化身的政府行为是保护和维持金融发展的内生行为规制;二者的突破点就是外部行为规制内化成金融发展的内生行为规制。中国金融发展中政府具有干预金融发展的偏好:立法的主观性和滞后性、忽视内生行为规制基础作用。反过来,中国金融发展形成的内生行为规制促进了外部行为规制的完善和发展,但存在着金融功能的不完善。本文建议:一是政府干预提供总原则而非具体事务。发挥金融功能的效用优于单纯的市场构建;政府应提供总原则;内生行为规制与外部行为规制共同构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动态演变机制。二是正确理解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金融深化是在政府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市场资金供求来决定利率高低,金融约束具有前提条件。

  4.中国股票收益率和货币政策目标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邱云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股票收益率、货币政策操作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政策目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效应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通货膨胀率和上证指数收益率呈现弱负相关关系,即股票名义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呈反方向变化,说明我们股市不存在费雪效应,股票市场不能成为弥补通胀损失的避险器;(2)股票收益率与经济增长基本上没有相关关系,虽然股票收益率含有通货膨胀的信息,但并不显著。这两个结论表明股票市场发挥经济信号、“晴雨表”的有效作用尚待时日。(3)利率对股价指数和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货币供应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这说明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利率手段要成为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尚待时日。(4)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持久和显著的影响,但货币供应量与股票收益率反方向变化,说明股价变动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变化,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效应并不显著。

  5.收入差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面板协整研究

  陈安平(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运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面板协整技术分析了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78-2004年同质面板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均实际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比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看,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收入差距对投资的作用并不明显,投资并非是收入差距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渠道。因此,要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要着力抑制乃至缩小不断恶化的城乡收入差距,

  6.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张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农业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中国深化改革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而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国家制度、政策、教育水平、地区收入差距和资本密度的影响。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在增加人口迁移因子的情况下,本文得出一个类似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且更适合中国国情,同时把制度要素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低成本的农业劳动力是降低我国结构性失业和发展奇迹的根源。农业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0.54,对降低失业率的贡献率为0.015,反应了低成本的农业劳动力是我国发展初期快速增长的源泉。户籍制度、城市就业保护等制度措施以及教育、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收入差异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宽松的制度和收入差异对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率分别达到0.46和0.53。因此,改变地区保护和户籍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促进劳动力转移是我国顺利实现工业化和保持增长奇迹的关键。

  7.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毕先萍(广西大学商学院)

  学界普遍认为,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经济增长的基础前提。然而,缺乏相应就业保障的过度流动有可能降低劳动者的就业安全感,从而抑制经济增长。本文构造了2000-2006年我国各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就业保障等指标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性日益增强,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得到显著缓解,流动劳动力与传统正规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扩大的态势有所减缓,但就业保障状况没有显著改善。通过选择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对下一期地区非农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本期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流动劳动力与传统正规劳动力工资差距的缩小会显著促进地区非农生产率增长;就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紧张度这两类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显示出我国就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滞后。为此,应在确立适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全面自由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8.有效需求、技术状态与研发投入

  李平 于国才(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分析了包括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有效需求和以DEA方法测算的中国相对于技术前沿国家——美国的技术差距衡量的技术状态对中国研发(R&D)投入的影响。1987-2006年中国相关数据检验发现,有效市场需求和技术状态对企业R&D投入有很大的影响,可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揭示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主要结论有:人均收入水平对企业自主创新有阻碍作用,停留在低端消费阶段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企业提供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无需增加R&D投入通过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或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收入差距的扩大使需求日益分化,面向高收入群体的企业有极大的动力增加R&D投入进行创新以满足这部分需求,利用创新的定价优势获取高额利润;出口规模的扩大促使企业增加R&D投入,以更好地满足国外相对高端的市场需求,但企业开发国外市场利用的主要是国内的劳动和资源优势,而非创新;技术状态的改善降低了企业通过增加R&D投入实现创新的风险,也诱使企业增加R&D投入参与高技术市场的竞争。

  9.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

  李谷成(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扮演了什么角色?其增长及其内部源泉是如何演变的?在各省区间的表现又怎样?本文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78-2005年中国农业TFP增长及其分解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转型期中国农业TFP增长是比较明显的,其时间变动与整个农业增长的时间变化基本一致,在不同阶段特点也不尽相同,这尤其与农村宏观经济制度变迁的作用有关;其次,整个农业TFP增长“增长效应”明显,“水平效应”相对有限;再者,省区之间农业TFP增长与构成存在明显差异性,而这种省际差异特别与各省区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研究结论表明,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理想的可持续模式应该是通过农业前沿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效率改善共同来推动TFP增长。

  10.行业特征、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量

  杨兴全 吴昊旻(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内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几乎还未涉及到行业特征与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行业特征与产品市场竞争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量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在行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公司持有现金更多,产品市场竞争和独特性程度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正相关,说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与产品独特性强的公司通过持有更多的现金,以保护其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避免经营风险。研究结论表明,在分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决定因素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征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需要权衡行业特征与公司财务特征的影响因素,根据增量现金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来确定公司的最优现金持有水平,衡量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时应该考虑持有的现金是否有利于公司取得竞争优势。

  11.经营复杂性、所有权特征与董事会结构的内生决定——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经验证据

  谢香兵(河南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本文利用2001-2005年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公司经营复杂性和所有权特征对董事会结构的内生决定影响。为综合衡量公司经营复杂性,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出了特征值超过1的有两个主成份因素。通过OLS回归发现,公司经营的复杂程度与所有权特征会显著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构成,董事会结构的设置实际上是公司根据其经营环境和公司特征所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地说,公司经营复杂性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以及独立董事声誉显著正相关,即使加入所有权特征变量后,这种关系仍然存在;同时,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较而言,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会规模更大,独立董事比例较低;公司的股权制衡能力越强,董事会规模越大。这些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由于董事会结构是公司根据其经营环境和公司特征所做的一种安排,因而监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如果强制公司采取一些固定模式的董事会结构,就可能给公司和其利益相关者强加额外成本。

  12.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

  阎大颖(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研究所)

  本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跨国并购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但不少案例表明,海外并购对中方企业的长期经营利弊参半。本文旨在对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前后自身经营绩效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运用组织学习和制度约束理论,就中国企业的国际经验和东道国的人文环境对海外并购后的绩效表现的作用机制提出理论假设;然后,以2000-2007年由中国在国内和香港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方企业在海外并购前后现金流、帐面和股东财富方面绩效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回归模型检验了绩效变动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经验和海外并购经验越丰富或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距离越小,实施海外并购越有助于改善中方企业的绩效。此外,相对国家竞争优势及东道国管制制度等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也有显著影响。本文为中国企业合理制定海外并购策略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依据。

  13.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吴玉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于我国14家上市银行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本文重点从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两方面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如何影响国内银行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参股银行的比例不断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权益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在外资进入当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U型”中轴对应外资持股比例约为11%,而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坏账率出现显著改善,外资持股比例上升10%,可以使银行现有资本充足率上升约7.4%。这说明在进入当期,外资战略投资者能解决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坏账问题,但不能改善其盈利能力。本文认为,中外股东的经营理念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股权结构的变动带来的业绩改善存在“磨合期”,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这一磨合期一般为两年。因此,对于引入外资投资者,中资银行应采取“选择参与”、“立足长期”的合作态度。

  14.账户年金化与商业年金保险的发展

  刘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在“多支柱”养老金制度趋势下,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不争事实。但是由于绝大多数职业养老金计划采用的是确定缴费(DC)制,而不是确定受益(DB)制,越来越多的DC计划参保人进入退休年龄,计划的年金保险或对抗长寿风险功能如何体现受到重视。这一问题在国外引起了普遍关注,不少国家采用了强制程度不一的年金化政策,推动了商业性养老年金保险市场的发展,退休金如何给付与商业年金保险市场发展密切相关。在商业养老年金市场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年金市场有强制购买型年金市场和自愿购买型年金市场之分,从规模上看,前者远胜于后者。本文认为,单纯将商业年金保险作为所谓的“第三支柱”来发展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政策愿望,而国际经验显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对税惠性DC制养老金账户的年金化要求。因此,如何加快发展商业年金保险市场,可以从年金化政策上找到一些启示。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巴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王胜  钱青(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随着世界各国经贸交流的扩大,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度量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该方法兼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自由化发展的综合影响。利用这个新指数,本文以巴西1985-2006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考察了国际经济一体化对巴西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实证结果验证了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部分思想,发现巴西在参与一体化的过程中,同时存在明显的短期水平效应和长期增长效应。如果1985年后巴西没有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那么现在巴西人均实际GDP就会减少近1/3;并且一体化的长期增长效应接近于短期水平效应。研究还发现国际经济一体化对巴西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实现的:在传导机制的分解中,大约1/4到1/3的总效应是由投资拉动的,其余的则是由技术进步实现的。

  经济理论探索

  1.分工与专业化: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的一个视角

  周绍东(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乃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也在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中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本文分别就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与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比较,认为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产业组织理论及新兴古典经济学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作是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一比较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马克思经济学社会分工理论的内涵和提炼其现实指导意义,也能够帮助我们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

  2.风险偏好、内生技术进步与工资不平等

  杨继军 张二震(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一直在扩大。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此提供了一种有说服力的解释,然而理论界对于技术进步发生技能偏向的原因尚存较大分歧。本文在技术内生的框架下,引入研发者的风险偏好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品,并不直接作用于最终产品,而是通过提高其它资本品的使用效率间接地发挥作用;技术不是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而是人们研发投入的结果。在技术生产中,蕴含着高度的不确定性,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资产分布的多样化赋予了高技能部门生产者在这一活动中具有比较优势。高技能部门生产者采用更为迂回的生产方式,将资源密集地投入到研发阶段而不是最终产品阶段,并由此获得高于低技能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在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的情况下,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异必然随之扩大。

  3.鹰鸽博弈问题新解——非期望效用理论下的博弈模型及其均衡分解

  熊国强  陈爱娟(西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鹰鸽博弈是许多经济学教科书和博弈论著作中常引用的经典博弈范例,现今扩展应用于讨论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竞争和冲突的现象。由于构筑博弈论理论基石的期望效用理论(EU理论)自身存在着基本假设问题,建立在其上的鹰鸽博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其中最大缺陷是关于博弈局中人均为理性人的基本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本文在一种非期望效用理论RDEU(Rank Dependent Expected Utility)理论下重新探讨鹰鸽博弈问题,构建了一种新的非期望效用鹰鸽博弈模型。该模型将博弈局中人的情绪因素引入到博弈过程,给出的情绪函数可以描述局中人在博弈中的情绪偏好和相应的决策行为,并通过实例展示了非期望效用鹰鸽博弈模型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鹰鸽博弈问题的纳什均衡状态与博弈局中人的情绪和变化程度密切相关。非期望效用鹰鸽博弈模型可为研究其它经济博弈问题开拓一种新的思路。

  4.企业年金计划与企业员工流动性分析

  殷俊  黄蓉(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劳动力市场中的员工具有流动性,他们根据未来收入的预期做出选择,通过流动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企业设定的工资或者是年金支付的水平是影响员工流动的关键因素。在影响员工流动性中,企业年金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工作中提供年金的员工有更低的流动率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在完全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下,企业年金在影响员工流动性时将变成一个多余的工具,因为此时工资和企业年金是可以互相完全替代的,工资这一种工具足以用来调整员工流动率。但现实中的资本市场不可能完全有效率,本文通过资本市场不完全有效的假设和建立员工的效用模型来赋予企业年金独特的角色:首先,资本市场不完全有效使得工资的效用无法延续到退休期,工资和企业年金在控制员工移动率方面不能互相完全替代,必须把两种工具结合起来使用来达到最优的员工流动率。其次,当资本市场不完全有效时,通过减少企业年金收益来惩罚那些过早离开的员工,调节员工的流动。

  理论前沿动态

  1.不完全汇率传递研究综述

  李伟平

  2.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成长理论研究

  彭璧玉  李熙

  3.基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第二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研讨会综述

  李忠民  王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