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紧扣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24 20:43:33

 

贺唯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张亚斌(湖南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幅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19822022年我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6.1元增加至3.7万元,城乡收入比则由1.9上升至2.4。传统二元经济理论指出,在工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随着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经济增长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共同富裕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优化分配,是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不仅事关国民福祉,而且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效率与公平的实现离不开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金融科技作为一项金融工具创新,深刻改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也随之发生变化。赛迪顾问《2023年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62022年间我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对经济社会的辐射能力日益增强。金融科技发展不仅影响金融市场化,还导致普惠金融供给出现重大变革。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深刻改变了增长与分配,进而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开始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发展影响城乡共同富裕”这一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我们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持续变化的大背景,对金融科技发展影响城乡共同富裕的路径开展探讨,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化、普惠金融等。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与城乡共同富裕。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为科学引导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指引。另外,政府还进一步支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逐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我们因此逐渐形成了对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影响城乡共同富裕的研究兴趣,并着手进行《金融科技发展与城乡共同富裕》一文的研究与写作。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始终认为,研究共同富裕问题应紧扣金融科技发展与城乡二元经济的时代背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和城乡结构变迁往往与金融要素配置紧密相关。随着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源配置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城乡结构也将随之面临调整。聚焦于金融科技发展问题,是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效结合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内外部环境、金融发展规模与结构、宏观经济条件等现状,形成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政策建议,方能深度释放金融科技发展对城乡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拙文在刊发过程中有幸得到了多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外审阶段,专家老师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于优化文章质量意义重大,特别是指出“理论分析需要进行颠覆性调整”,这不仅直接显著提升了文章理论价值,而且对我们后续写作的方式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最终定稿、校对环节,编辑部各位老师细致的审校工作,使得文章得到进一步完善。我们在此表达由衷感谢。

  “金融科技发展与城乡共同富裕”问题较为复杂,需要统筹经济、科技、社会、政策等多维度进行协同治理。无论是金融科技发展还是城乡共同富裕,都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需要各类社会主体开展密切协作,共同探究治理方法。惟有将前沿数字科技发展与科学的政策制定有机结合,中国才能真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从而为加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科技发展与城乡共同富裕》载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