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滢、李增福(华南师范大学)
很荣幸论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市场稳定》能发表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6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和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2月3日至3月4日,仅中央层面至少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的任务,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其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两新”之一。在此背景下,5G等信息领域创新成果不断增加。根据《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增长率达6.06%,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比上年增长15.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能够破除信息交流的空间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知识传播,在抑制企业信息披露风险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发挥公司治理效用。
与此同时,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在宽带网络的经济影响方面,与发布财务报告、临时公告等传统信息披露方式相比,网络信息披露对于信息共享和整合在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层面具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宽带网络能够帮助消除单向披露模式下的信息壁垒,打破个人投资者获取信息仅能依靠公司主动披露的局面,促进个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直接互动,这有助于个人投资者更及时、准确地获取公司特质信息。在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股价崩盘风险主要源于管理层对坏消息的隐瞒,会受到信息不透明程度和企业业绩好坏的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来自存在“坏消息”和存在管理者“隐瞒”两个方面。
然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管理者隐瞒“坏消息”的能力和企业出现“坏消息”的可能性,从而对股价崩盘风险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系统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会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同时,通过降低企业信息披露风险和经营风险,弱化管理者隐瞒“坏消息”的能力,缓解经营风险公司出现“坏消息”的可能性;通过削弱供应链集中度,减轻“坏消息”的传染性,进而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为佐证上述影响路径,文章进一步基于企业横截面特征进行分组检验,根据实证结果发现,在“坏消息”反应灵敏度低、经营多元化程度低、供应链紧密程度高的企业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考虑到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将“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作为“宽带中国”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作者实证检验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的地域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建设对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文章成文期间,我们有幸获得了多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经济评论》的评审专家和编辑老师的辛苦付出!在稿件的外审阶段,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与敏锐的学术眼光提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使文章更加丰富和完善;在文稿的最终定稿之际,编辑部老师们则以细致认真的态度,对文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校对,使文章更加严谨。对此,我们既深怀感激,又带有歉疚。感激的是,正是这些宝贵的建议与指导,使拙文得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可能的疏漏和误解,更加完善地展现给读者;而歉疚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应有的错漏和不足。作者深切地认识到在学术研究的广阔领域里,尚存在许多亟待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经济评论》编辑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我们深感敬佩,也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勇攀学术高峰。我们期待《经济评论》在未来能够再上新台阶,继续为读者带来更多的知识与启迪,成为学术交流和传承的坚实纽带。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市场稳定》载于《经济评论》 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