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拨开迷雾,发现学术创作的生命与力量
发布时间:2024-07-30 13:02:19

周阔、时运通(吉林大学)、曲植(北京大学)、郜栋玺(南京农业大学)

 

感谢《经济评论》编辑部的邀请,让我们有幸在此分享《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关键数字技术突破的考察》一文背后的创作历程。我们的选题主要来源于作者团队对关键数字技术突破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关注和观察思考。当前,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构成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关键数字技术突破的“先锋队”和“排头兵”。对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而言,突破关键数字技术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因此,如何拨开关键数字技术突破迷雾,更好为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把脉定向,对于构筑国家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为显著改善民营企业现金流充裕度、充分释放金融市场资金流动性、有效促进民间投资积极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由此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中。现实中,民营企业长期融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关键数字技术突破过程中的最大“梗阻”之一;理论上,融资约束会显著抑制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而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了债务治理监督力度,恰好能够有效缓解民营企业面临的流动性约束,进一步激发其关键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在广泛阅读既有文献后,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关键数字技术突破能力的驱动因素研究存在明显的研究缺口,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创新牵引效应也亟待探讨。为此,我们萌生了本篇论文的研究动机和学术猜想。

新质生产力是由新技术、新产业、新要素、新组织构成的复杂系统,尽管其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但是如何在实证层面上找准切入点并非易事。如何刻画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进而客观评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我们需要首先解决的重点、难点。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后,我们发现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突破水平能够构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基于此,我们以关键数字技术突破为考察重点,系统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得益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3年推出的《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我们以此为划分标准,依据文件提供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和分类关键词识别关键数字技术专利。上述识别方法既能发挥IPC分类信息在准确刻画企业关键数字技术突破水平方面的识别优势,同时,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统一的划分标准筛选关键数字技术领域的专利,也保证了识别过程的科学性以及与后续同类研究识别结果的统一性。在这篇文章的学术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站在传统测度方法和研究基础上,为关键数字技术突破新的生命力贡献绵薄之力。从繁琐的数据收集整理到一次次的学术研讨交流,再到论文稿件的反复修改打磨,文章最终成稿无不凝聚着评审专家、编辑老师和全体作者的科研心血,我们也在这次极佳的学术体验中获得了视野的极大开拓和思维的快速提升。

《经济评论》是当代中国经济学者探赜索隐、激扬才思的经济学学术平台。在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完善后,适逢《经济评论》审稿快线(第8期)“新质生产力研究”征文,我们非常激动地将文章投递至此。玉不琢不成器,在编辑部开放日活动中,我们有幸同评审专家、编辑老师面对面深度交流,收获了评审专家在实证设计、理论根源、学术规范等诸多方面的宝贵建议和悉心指导。无论是评审专家专业扎实的学术功底、精准严谨的真知灼见,还是编辑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都令我们特别感动,为我们树立了未来研究道路上的学术榜样。经过三次审稿、两次修改和三次校稿,文章的严谨性、规范性与可读性大幅提升,我们的学术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宝贵磨砺,最终得以作为封面文章正式发表在国内经济学研究一流平台——《经济评论》杂志2024年第4期。

最后,我们真诚感谢《经济评论》审稿快线活动给予我们宝贵的学习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经济评论》“让思想引领学术、以学术砥砺思想”的办刊理念为指导,立足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和现实实践,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规范化、现代化和本土化竭尽所能。衷心祝愿期刊越办越好、《经济评论》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关键数字技术突破的考察》载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