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百里之行半九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发布时间:2024-07-26 16:55:51

刘征驰、高翔宇、陈文武(湖南大学)、伍子祺(南方科技大学)

 

非常感谢《经济评论》编辑部邀请我们分享这篇文章的孕育历程与思考。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发表,这篇文章共历时4年。回顾这段科研经历,既漫长艰辛,又充满突破与成就,可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接下来,我们将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与实证分析三个方面分享我们的写作之旅和心路历程。

论文选题:在巨人肩膀上寻求创新

随着人口红利的快速收缩与资本边际收益的不断递减,以要素积累为基础的中国经济增长原有动力机制已逐渐弱化,亟须探索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同时,我们观察到,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生产方式正处于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升级进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自动化向智能化的技术跃迁能否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自动化、智能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有何区别?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真研读了Georg GraetzGuy MichaelsAcemogluRestrepoAutor等学者的文章,希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经典之作中汲取智慧与经验。通过细致梳理,我们发现智能化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不同于以往的自动化技术,两者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能具有差异性。因此,为了深入探究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影响,我们最终将论文的题目确定为:“数字技术跃迁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比较分析”。

数据处理:善用新工具挖掘新数据

我们在研读了诸多文献后发现,企业微观层面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的指标量化是一大难点,也成为我们后续研究的重点。经过大量的数据搜集与团队讨论后发现,专利数据可以作为衡量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指标。然而,用专利衡量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难点有三:第一,现有专利数据缺乏针对自动化/智能化的分类与标签;第二,若要对专利数据进行分类,需要批量获取样本企业的所有专利文本;第三,专利文本数量庞大,无法通过人工完成分类工作。针对这三个难点,我们逐一攻克。首先,通过不断地数据搜集,我们从天眼查数据库中批量获取了20132019年样本企业专利摘要文本数据。其次,借助Python工具,对300多万条专利文本数据进行格式化、去重等处理工作。最后,同样借助Python实现了基于关键词的专利文本自动分类方法,最终获得了企业自动化专利数量与智能化专利数量这两个关键指标。

实证分析:在反复验证中精进

完成数据收集与处理工作后,我们开始深入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探究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在实证过程中,我们在团队内部不断地讨论回归模型设定的科学性与结果的可解释性,反复修正和完善模型细节。同时,外审专家也对我们的实证部分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包括工具变量的选择、优化解释变量系数比较方法、补充稳健性检验等。根据专家的意见,我们对实证部分进行了细致的修改,撰写了一万五千字左右的修改说明,不断完善实证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严谨性与可信度。

 很荣幸我们的文章能够被《经济评论》录用,这不仅是对我们研究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此,要特别感谢《经济评论》的审稿专家以及编辑老师在本文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提出的诸多宝贵意见!在审稿专家和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文章的严谨性、准确度和规范性都有了质的提升。审稿专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力,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研究的质量和深度。编辑老师们从格式规范到文字表述,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让我们的论文更加严谨规范,这种极致细致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们。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虚心学习,勇于创新。最后,衷心祝愿《经济评论》杂志越办越好,成为更多学者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卓越平台。

 

(《数字技术跃迁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比较分析》载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