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吕泰亨(中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琳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环境规制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的环境规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依靠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手段治理环境污染行政成本较高,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实施效果可能会随着政策的退出迅速下降。自愿型环境规制作为市场机制的重要补充,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特点,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加高效的生产经营环境,这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有机统一的。企业如果意识和体会到自愿型环境规制能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就会从“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
确定论文选题是在2022年冬天。当时我们团队已经做过关于环境规制政策类的相关研究,开始对自愿型环境规制这一企业的主动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主要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其一,企业出于何种动机自愿参与环境规制?企业通过自愿型环境规制可以提高组织环境管理能力、获得一定的道德资本、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支持以获得更多资源,形成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凝聚信任和抵御风险。同时,自愿型环境规制可以激发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其二,如何准确理解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效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色,引领“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创造“标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亮色,抵御“风险”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厚植“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追求企业效益最优,还要强调社会效益,注重关注企业价值和绿色治理能力的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的培养、员工成长和企业共同发展。
如何度量自愿型环境规制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当时对于自愿型环境规制的衡量方法仅见于使用ISO14001环境认证,单一的虚拟变量能否满足研究的需求?在多番考虑下我们选择了多个指标加总标准化。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我们最初选择使用ESG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两个单项指标来度量。论文初稿完成后,团队成员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现场报告论文,论文也先后获得了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科技发展”学术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23年(第二届)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会议期间,我们收获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包括“自愿型环境规制和ESG之间可能会存在内生性问题”等。于是,我们放弃了ESG,只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
论文初稿经过多次修改后,我们最终选择于2023年8月投稿到《经济评论》。论文经历了两次外审,第一次外审专家提出“单一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很难完全涵盖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厘清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一度陷入困境。之后,我们在组会(即金融书院学术交流会)上报告了第一次外审返回意见以及修改内容,请教如何才能更加精准刻画企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金融书院同门建议使用综合测度指标全面反映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这对文章修改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为避免严重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规避单一指标的单薄,我们决定借鉴相关研究使用熵值法,从质量效益、绿色发展、社会共享、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创新驱动六个维度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审稿专家还就文章结构、创新点的提炼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多条建议。
论文的发表不仅是作者努力的成果,更是多方协作与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们首先向相关会议的点评专家和《经济评论》的审稿专家表示由衷感谢,感谢专家们的专业建议和无私帮助,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提升了论文质量。其次,感谢《经济评论》编辑部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他们非常耐心地与我们多次进行邮件、微信和电话沟通,始终以非常专业和敬业的态度,帮助我们不断地完善论文。最后,感谢金融书院同门的意见建议和反复认真的校对,他们的积极参与使论文增色不少。
论文的创作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从选题的确定,到初稿的完成,再到之后的反复修改,最后才得以以这样的样貌呈现在大家面前,可以说它凝聚了作者和许多人的汗水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在写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不断汲取教训、吸收营养。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这份学术严谨和研究热忱,在学术道路上不懈努力、不断前行,力争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
(《自愿型环境规制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载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