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立足中国背景理解技术进步的劳动力市场冲击
发布时间:2024-07-26 15:00:57

 

李小瑛、张宇平(中山大学)

 

得知论文《机器人如何塑造企业技能结构?——兼析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偏向》被《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录用,我们深感荣幸。借此机会,我们向读者朋友们分享文章选题、撰写、投稿与修改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技术进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持续更新迭代的技术进步会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带来各类要素的投入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变迁。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由此启发我们将研究视角投向机器人使用与企业技能结构的变迁上。

立足现实背景,一方面,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会逐渐精细化,从而对企业劳动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劳动者素质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不断提升,形成了优质的劳动力储蓄池,极大地改善了劳动供给结构。现阶段,机器人作为智能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在其普及的过程中是否与我国的劳动供给趋势相适应?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曾经显著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且银发浪潮不断逼近,由此催生的机器人使用在实现生产自动化的过程中,是否会不断挤压劳动者的就业空间?会如何影响企业内的技能结构,且何种技能劳动者又会在机器人使用的过程中占据优势?上述问题对于理解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尤为重要,由此构成我们的研究起点。

通过阅读、梳理已有文献中机器人使用与劳动就业、技能结构的关系,我们发现不同背景与发展阶段下的国家或地区,会在机器人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不尽相同的劳动力市场冲击,并对不同技能、学历、工作内容的劳动者产生异质性影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与前沿技术突破是我们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工具。但是,现有文献关于近年来以机器人使用为代表的技术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会产生何种冲击仍存在争议,对于机器人所天然具有的就业破坏与就业创造两类效应各有论及。在当前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劳动者技能与机器人的适配性,以及其中的就业变迁、异质性影响与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讨论相对较少。通过对比研究数据与国内外研究发现,上述研究空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据缺失与测度不同所导致。因此,为了克服机器人实际应用情况与不同技能劳动者就业情况的数据缺陷,我们决定使用微观的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将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数量与就业结构放在同一框架下展开分析。

对于所得实证结果,我们首先发现机器人使用会降低企业内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占比,即存在挤出高技能劳动者的反常识结果。而后,在区分高、中、低技能劳动者并对其就业数据展开分析后发现,三类劳动者的就业数量在机器人使用中均有所提升,且其中以中技能劳动者的提升最大,使得企业技能结构出现中等技能极化的特征,两端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占比则相对减少,形成了我们的基本结论。进一步地,机制分析表明生产任务变化是导致中等技能极化现象出现的主要成因,生产规模扩张与劳动生产贡献减少对技能结构的影响较小。一方面,所得结论与现有文献相呼应,印证了我国可能因承接经济发达国家生产需求而产生的机器人就业创造效应。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讨论了中等技能极化的成因,作为机器人的应用市场,现阶段国内以学历教育测度的技能水平与机器人的需求并不完全适配。在生产任务的变化中,中技能劳动者的职业院校背景与相对稳定的工作关系可能更被当前机器人的使用所需要,同时也说明了生产稳定性与技能匹配度在智能制造时代的重要性。

重新审视从投稿到最终发表的过程,外审专家和编辑老师严谨治学、耐心仔细的态度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外审专家对论文的完善工作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包括理论模型的逻辑梳理、内生性问题的处理等。我们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除了补充正文中的实证结果和相关分析,还对文中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方法做出细致的描述,厘清了理论与实证的联系并提升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在多轮校稿的过程中,编辑老师不厌其烦地给予了许多建议。客观、中肯的建议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视角审核与完善自己的文章,并进一步提升文章的准确性与可读性。回顾论文从初稿完成到最终录用的这段历程,我们衷心感谢外审专家与编辑部老师们的指导意见与精雕细琢。

最后,感谢《经济评论》的肯定和支持,我们将继续保持学术严谨和研究热忱,在科研道路上不懈努力。祝愿《经济评论》杂志越办越好!

 

(《机器人如何塑造企业技能结构?——兼析机器人技术进步的偏向》载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