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陈博洋、张硕(中国农业大学)、刘宇(北京大学)
当前中国正同时面临着低碳转型与共同富裕两大挑战。那么,低碳转型与共同富裕彼此之间会不会相互影响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探索了低碳转型和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低碳转型是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的可持续方向转变,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共同富裕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其不仅要做到“做大蛋糕”,促进经济增长,更要确保“分好蛋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从低碳转型的本质特征来看,各行各业在低碳发展过程中,要在转变发展理念、改变生产方式、创新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及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进行选择、切换、适应和突围。各行业将不得不改变生产经营决策,行业劳动者将不得不面对就业岗位和工作的调整、竞争和淘汰,劳动者间的工资差距也将发生显著变动。而劳动者间工资差距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分好蛋糕”,基于此,我们将论文的选题确定为低碳转型对劳动者间的收入差距亦即技能溢价的影响。
我们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衡量低碳转型。低碳转型是一个重大命题,单一测度指标无法做到准确衡量低碳转型,而多维指标体系又不可避免地存在指标选取偏颇等问题。为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开展了第一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随后于2012年、2017年开展了第二和第三批试点工作,这一试点政策为刻画低碳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旨在通过加强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低碳产业、完善低碳配套政策、强化低碳数据管理、倡导低碳理念五个方面推动试点城市低碳绿色发展,是中国推进经济低碳转型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综合性环境规制政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推行为评估低碳转型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供了独特的“准自然试验”,使用试点政策探究低碳转型可以避免测度误差问题。因此,我们计划从低碳试点城市出发,深入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技能溢价的影响。
由此,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测度城市层面的技能溢价。技能溢价是指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平均工资之比,当前统计数据中仅有省级层面的劳动力平均工资以及各行业就业人数,并无城市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平均工资数据。继而,我们联想到已有相关研究使用省级碳排放量及省级与市级夜间灯光亮度值对市级碳排放量进行拟合(这一做法的合理之处在于碳排放与夜间灯光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考虑到可以找到省市级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低技能劳动力平均工资具有相关性,我们借鉴已有的研究,使用省级低技能劳动力平均工资及省级与市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市级低技能劳动力平均工资进行拟合,以此求出了市级技能溢价。
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考虑到平均工资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本文构造了CES生产函数,并将劳动力划分为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最后推导出需求侧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供给侧的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影响技能溢价,因此,我们从以上两个渠道探究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能溢价影响的机制。
以上,便是文章写作的心路历程。初稿完成后,了解到《经济评论》的稿件处理效率很高,因此在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后,我们便将论文投稿至《经济评论》杂志社。万幸,杂志社对本文选题较为认可,顺利通过了初审。在经过一轮的详细修改后,文章得以录用。在此,由衷感谢审稿专家对文章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同时,对《经济评论》杂志社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致以崇高敬意。在文章进入校稿阶段后,经与杂志社老师多次的讨论与校稿,最终使得文章以最完美的状态刊登出来,多次的细节讨论和校稿环节也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此,再次向审稿专家和杂志社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最后,祝《经济评论》做大做强,越办越好!
(《低碳转型会加剧技能溢价吗?——来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析》载于《经济评论》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