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旭 马贤磊 石晓平(南京农业大学)
得知论文《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何以影响工业转型升级?》被《经济评论》录用,作者深感荣幸。应编辑部邀请,与读者朋友分享一点个人愚见。作者团队长期关注土地经济与政策,围绕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利用转型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聚焦到工业用地,我们主要从央地关系、政企关系等多维视角,探究地方政府的土地配置行为及配置效率,而本篇论文正是这一研究框架指导下的重要成果之一。
随着土地功能发生转变,传统的“以地谋发展”模式逐渐走向衰竭。我国工业用地配置究竟要走向何方,是当前国家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等多个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政策文件,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土地要素均被摆放在各个领域的首位。我们知道,工业用地是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工业用地政策亦是工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那么,当前正在广泛推行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能否有效服务保障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想要考察的一个重要问题。
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团队展开了多轮讨论,核心思考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市场机制如何发挥作用?针对这一问题,不仅要从经典的经济理论中寻求答案,还要清楚地认识我国工业用地的特征和作用。一般来说,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宏观概念,是无数个市场主体共同促成的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变化。同样,工业用地配置也是针对每个企业展开的,工业用地配置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微观企业的决策过程,继而作用于宏观的工业产业体系。因此,从微观企业的准入选择、生产调整和退出决策三方面,可以建立起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转型升级的因果联系。讨论到这里,我们还需要回答,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又如何影响工业企业的种种决策呢?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市场配置资源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根据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我们讨论认为,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有助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对工业企业的投入成本存在比较大的影响,是影响企业决策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其二,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市场机制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再或者说,我国的工业用地配置究竟需要多大程度的市场参与?通过梳理政策发现,我国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改革起步不晚,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有偿使用的制度探索,但直到如今,相较于商住用地,工业用地的市场化程度仍然滞后。我们团队讨论认为,我国的工业用地相对比较特殊,不仅产权性质是全民所有,而且还具备很大程度的公共属性,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了较多的宏观调控功能,包括产业发展、财政平衡以及环境和就业等多重目标,因而工业用地无法以价格机制作为其有效配置的根本逻辑,也不能将市场收益作为其有效配置的决定性目标,各级政府需要以适当的公共规制来发挥工业用地作为国家重大资源资产的应有价值。根据团队的讨论结果,我们试图将投资强度规制纳入分析,探究工业用地配置中的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如何影响工业转型升级。
在确定选题之后,我们开始着手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数据获取和整理。论文关注工业用地配置的宏观影响和微观机制,涉及到的指标较多,需要多套数据整合匹配。为此,我们利用Python编程获取每宗土地的出让和结果公告数据,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最终匹配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集。当然,这一过程做起来比说出来困难许多。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宗地交易数据达到百万量级而且还在动态更新,为了可以长期可持续跟踪研究,团队讨论认为,我们有必要熟练掌握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于是,作者开始了大约半个月堪称废寝忘食的Python课程自学。掌握了这一工具之后,我们团队不仅可以挖掘特定的土地交易数据,还能够更加快捷有效地匹配和处理数据,为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难题是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并不一致,实证结果表明,投资强度规制无法有效保障市场效应的发挥,反而削弱了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对工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没有回过头去修改完善理论,而是直面这一实证结果,反思我国工业用地配置中比较独特的政府规制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基于地方政府行为决策的分析,实证检验了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资强度规制能够直接且有效带来财税和经济增长,是地方政府偏好政府规制而非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随着激励结构和土地约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地方政府在工业用地配置中更加积极主动,不再一味采取降低引资质量的“底线竞争”,而是通过设置投资强度等各类规制指标,转向优中选优的“逐顶竞争”。因此,各级政府应做好工业用地的公共规制与调控监管,将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规制指标写入土地出让合同,促使工业企业围绕这些指标展开良性的市场竞争,在政府公共规制的约束范围内,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完成论文初稿之后,我们并没有着急将论文投出去,而是在师门组会、团队年终会等进行了较为充分且深入的讨论,根据大家提供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陆续修改了七八个版本,最终才决定将较为满意的论文版本投稿到《经济评论》。令人欣喜的是,整个投稿的过程非常顺利,期刊编辑部行动迅速,论文初审仅仅用时不到一周,随后便是极具挑战性的两轮外审。审稿专家十分专业,围绕变量选择、结果解读,以及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进一步强化论文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拔高论文深度有着重要意义。两轮外审过后,我们有幸收到编辑部发来的稿件录用通知单。之后,我们按照《经济评论》的格式规范进行了修改和校对,论文最终于2023年第6期顺利发表。在这里,作者团队特别感谢编辑部的各位老师。我们多次就论文结构、语言表达等内容进行电话沟通,他们严谨的精神和敬业的态度,让论文以最佳的状态发表出来。谢谢他们的帮助!
(《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何以影响工业转型升级?》载于《经济评论》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