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深学细研 以行践知
发布时间:2023-10-25 16:15:34

 

肖祖沔 彭红枫 尹智超 王文浩(山东财经大学)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着手或已经制定碳减排方案和目标。在各国的实践中,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被广泛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工具。20136月起,中国七省市开始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陆续上线交易,以减少碳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经济体尤其是欧盟对于碳排放的控制措施已经由某些单一领域扩展到整个经济领域,碳税征收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影响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评价这两种政策时,学者们主要关注它们在减排效果、成本效益、公平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表现,关于这两种政策哪种更优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指出碳税具有价格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易于监管和执行,并且有助于引导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和创新;而碳排放权交易允许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排放权交易,更具灵活性,可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实现碳减排成本最小化。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两类政策的实践层面上也没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权威的实施路径参考。在20217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广泛地探讨:是否要进一步开征碳排放税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碳减排措施可能伴随着经济代价,更进一步来说,实施碳定价政策的障碍与碳定价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有关,那么,在不同的碳减排措施下,如何实现短期中碳减排的经济代价与长期中经济整体福利水平的增益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我们确定了“双碳”目标下的宏观经济稳定与减排措施研究这一选题。

在确定选题之后,我们在团队内部多次开展相关文献的研读和讨论,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最新研究脉络。梳理文献发现,碳减排措施的效果及实施路径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首先,一些研究者是从定性和静态比较的角度来评价碳减排措施的,缺乏对碳减排措施作用机理的深入讨论。其次,碳排放引起的经济负外部性同时取决于大气碳存量、国内外生产以及碳减排措施,许多文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准确刻画“环境-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最后,以往研究缺乏以经济福利为量化标准的碳减排措施之间的对比分析。为弥补现有研究空白,我们最终选择构建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展开研究。首先,对碳排放在家庭效用和企业生产两个维度上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分析,揭示碳排放以及碳减排措施作用于动态经济系统的理论机制;其次,利用脉冲分析和福利分析的手段,详细探讨不同碳减排措施之下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与福利损失情况,对比碳排放税与碳排放权交易两类碳减排措施的效果,试图为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和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些许依据。

文章《“双碳”目标下的宏观经济稳定与减排措施研究》经过反复打磨,最终有幸在《经济评论》上发表。从论文投稿到正式发表的全过程中,匿名审稿专家从模型设定的合理性、论证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给出了专业、中肯、详细的意见,这不但极大地提升了文章质量,也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在学术研究中要秉持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借此机会我们也对编辑部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在文章投稿、返修、录用到出刊的过程中他们一次次耐心地与我们沟通稿件事宜,很幸运在科研道路上遇到《经济评论》编辑部的老师们!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深学细研,以行践知,做到将科学研究面向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让个人理想融入社会进步,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立足于祖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双碳目标下的宏观经济稳定与减排措施研究》载于《经济评论》2023年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