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山东财经大学)
论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何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基于区域间贸易的证据》能够顺利通过《经济评论》评审并最终得以发表,我们倍感荣幸。有人形象地将撰写论文的过程比喻为生育,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篇论文从选题、撰写、投稿到最后发表,恰逢笔者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切实体验到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困苦与快乐相伴、崩溃和自愈同行。现在,我们将这篇论文的写作及投稿过程中的细节和心得记录下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这篇论文的写作始于作者对中国竞争政策的长期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构建,竞争政策已进入国家顶层设计视野,在中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地位也从“逐步确立”到“强化”,从“基础性地位”到“基础地位”,受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竞争政策赋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引发广泛关注。这其中,作为中国竞争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旨在规范政府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是中国在政府层面践行竞争政策的重大举措。但遗憾的是,关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效果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见。2022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由此可见,在新发展格局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其能否完成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任,影响渠道如何,是否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值得我们关注。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公平竞争审查”,作为打破国内市场分割的利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又有何关联?这些疑问引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
在确定选题和研究问题后,我们开始了论文的研究设计和写作。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是如何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由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并未采取试点施行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识别出哪些地区受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影响更大,以此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此,我们考虑良久。由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地方政府践行竞争政策、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对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的地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影响较大。同时,又由于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基本特征,相对于从一地流出的产品,各地政府会对流入的产品设置更高的障碍和壁垒。所以,我们最后确定将贸易流入地为高市场分割地区的样本归入实验组,将贸易流入地为低市场分割地区的样本归入对照组。二是如何找到国内大循环的代理变量。鉴于区域间贸易流通是实现国内循环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省际铁路运输量的自然对数衡量区域间贸易。虽然该变量不是衡量国内循环的最优指标,但在数据限制下,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为了验证上述两个重要问题的处理方法不会影响本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我们在文中进行了大量的稳健性检验,均证明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在初稿完成并经历数轮打磨后,我们开启了投稿之路。在寻找期刊过程中,我们发现“《经济评论》编辑部开放日·审稿快线(第7期)”的征文通知,主题就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论文宣讲机会。在会议中,专家学者们从论文思路和论证等方面给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编辑老师们也从论文格式规范性、语言准确性等方面给出细致入微的指导,这种专业、高效的交流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评审效率,也使作者在面对面沟通中迸发出更多的思路和想法,让我们受益匪浅。会后,我们根据专家老师们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论文,并再次投稿至《经济评论》,进入外审后,两位匿名审稿专家也对论文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论文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对所有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编辑部在校稿环节对论文格式与语言准确性等提出的建议。经过与编辑部前后四轮的沟通与修改,论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特此向编辑部全体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总的来说,这篇论文的完成是一个困难与挑战并存,但也充满快乐与收获的过程。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和投稿过程,我们对学术研究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未来的研究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用我们的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智识支持。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何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基于区域间贸易的证据》载于《经济评论》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