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故事
重新审视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分配
发布时间:2023-04-27 15:57:31

 

郜栋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与银行业结构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结缘,可追溯到笔者硕士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与银行相关的重大政策与改革问题,后在读博期间某次文献检索时,发现了林毅夫教授2009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一篇文章《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让笔者正式接触到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续阅读了许多国内外关于金融结构的文献,以及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试图诠释一些重要经济金融问题的研究,从而收获了有关金融结构的很多理论知识以及一些个人的构思与想法。其中笔者比较感兴趣和重点关注的方向是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这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前者是经济发展效率的体现,后者则更注重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性。纵观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笔者发现,有关前者的文献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且在结论方面已经形成系统性与一致性认知;然而有趣的是,虽也不乏关于后者的研究,但在结论与重要发现方面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这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兴趣,遂产生了研究金融结构与收入分配这个主题的想法,尤其是在中国当前已经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追求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无疑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笔者最终将研究主题确定为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关系。

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看,国内外研究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文献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结论的原因之一在于,金融结构这一概念较为宏大,单论金融结构对收入不平等所产生的影响过于复杂,运用简单的实证指标衡量金融结构将使得厘清其中的经济机制变得困难重重,无法得出明确结论。林毅夫等(2009)的核心观点也表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以及经济自身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金融结构都可能是不同的。他们还认为,一国的金融结构内生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只有当一国或经济体的金融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及其产业结构相匹配时,金融结构的发展才能有效促进其经济增长。这给笔者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两点:其一,该理论同样可以拓展到收入分配领域,进而解释为何已有关于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在结论方面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场景;其二,由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仍以银行为主导,故需要进一步聚焦,研究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内部结构对我国当前的金融发展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有鉴于此,笔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我国银行业内部结构,重点考察我国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且探讨了要素禀赋结构在两者关系间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

文章的实证结果也符合我们的理论预期:银行业结构与城乡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且要素禀赋结构在银行业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关系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当要素禀赋结构为劳动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不平等;而当资本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反而会加剧收入不平等。上述结论在收入分配层面验证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思想理论,表明只有当银行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时,中小银行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改善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我们在论文中对相关政策启示进行了充分诠释,但留给我们研究者自身的启示是:在对我国本土的经济问题进行探索时,不应总是模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而应当结合我国国情,从我国的实践状况出发,寻找更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理论,深入挖掘重要宏观问题呈现本土化特征背后的原因,从而直击内核,直指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政府对我国的最优金融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结构变迁以及实体经济融资特性,从而为我国中小银行和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制度引导。这不仅是我国在当前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的应有之义,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做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的必由之路。

此外,非常感谢对这篇论文同样有很大贡献的合作者——赵家悦博士,亦是笔者博士期间四年多的同窗兼同学。当笔者邀请赵家悦博士参与论文合作后,他对论文大框架的方向、故事安排构思以及理论机制分析都提出了很多非常中肯的建议,并且在初稿修改、参加《经济评论》编辑部开放日·审稿快线6期后的论文修改、论文录用后的多次校稿阶段,都全程参与并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与努力。

同时,我们由衷地感谢《经济评论》编辑部所提供的审稿快线这一高效优质的平台。我们的论文投稿至审稿快线第6期,一周内便收到论文入选的邮件通知,遗憾的是当时由于疫情原因,未能线下参加论文汇报。在腾讯会议线上展示论文后,当场收到三位资深现场审稿专家和主编老师非常中肯且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且当天下午即收到论文修改后录用这一审稿结果。这些宝贵的修改建议启发我们对文章的理论机制分析、核心指标度量以及实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充分的思考,同时也使得我们对研究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和盲点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修改后即可录用的结果更是对我们文章极大的肯定!最终,我们按照修改意见提交了论文修改稿和数千字的修改说明。历经修改后的论文可谓是焕然一新,在理论诠释和实证识别策略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在此,我们由衷地感谢三位审稿专家和主编老师!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感谢《经济评论》编辑部为文章见刊付出辛劳的老师们!在论文的反复校稿过程中,编辑部老师对文章的每一校稿版本不仅进行了诸多细致的校对,还非常耐心的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修改建议,使文章的诸多细节问题得到了修正。在论文定版送印刷社前,前后一共经历了不少于6次校稿!论文最终定版前已临近除夕,但编辑部老师仍奋战在学术第一线,与我们联系并进行刊发前的最后一次确认。编辑部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的工作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也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学术研究道路上更加勤勉、严谨和务实,争取为推动经济学研究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中小银行发展、要素禀赋结构与城乡收入不平等》载于《经济评论》2023年第1期)